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空港》.《機場》

發布日期:
作者: 李金生。
點閱率:2,236

《空港》是鄧麗君在1974年演唱的日文歌曲,當年全日銷售破75萬張,憂傷深沉的曲調和空靈寂寥的歌詞,將一個人的旅行從獨自漂泊的放下,卻仍在煙雨濛濛中期待愛人的回眸和溫柔守候中,詮釋出一種內心纏結糾葛的複雜情緒,讓人深藏的新愁舊怨在夜深人靜時,像潮水般無止盡的湧上心頭。
機場每天紅男綠女人來人往,不斷上演著揮淚告別和歡喜相迎的場面,其中也有很多是踽踽獨行,帶著各種心情逐步旅塵的人。《空港》是日文的機場,當年21歲的鄧麗君獲得唱片大賞新人賞,在頒獎典禮演唱這首名曲時泣不成聲,內心自是百感交集。這首歌的曲調和歌詞像疫情般感染許多人,只因為有時我們喜歡一首歌,只是因為歌詞唱出我們的心聲,其中有著許多的回憶和憧憬。
1949年,國軍曾於西洪五里埔興建機場,1951年國防部核准復興航空每周飛行一班,迄八二三砲戰停飛,後來因軍事考量遷至尚義,至1987年因應民眾往返台金的需求,行政院核定借用軍方停機坪和候機室,當年9月由遠航首航北金線,開啟金門航空史新的一頁。
後來,基於台金往返旅客日增,配合中央推動金門地區綜建計畫,才由民航局斥資11億5,000餘萬元,在尚義機場東北側另行闢建民航專用站區,並於1994年3月1日正式成立金門丙種航空站。隨著「小三通」旅客激增,民航局再斥資3億元新建東側航廈大樓,2010年2月落成啟用,將提升航廈容量及服務品質推向另一個層級。2008年、2009年及2010年的年旅運量連續3年超越150萬人次,行政院核定通過於2011年元旦正式升格為乙種航空站,今年旅運人數超過210萬人次。
大一暑假那一年,一位女同學邀了班上幾人,同往松山新村的住家包餃子,空軍眷村有些褪色,略顯老舊的紅漆大門,在此起彼落的鄉音裡,泛漾著一種融合大江南北,齊心等待未來的氛圍。同學的老父是退役多年的士官長,聽說我來自前線金門,在指點大家擀麵皮時挑著濃眉說道:「金門喔!我在尚義機場待過三年多,那個時候飛沙走石,卡其制服和藍色工裝總是蒙上一層黃沙,直到蔣夫人發起植樹運動,小島才慢慢綠化起來,官兵和老百姓都很辛苦,後來再出任務飛過去,眼睛看到的就不一樣了!」
後來,這位同學進入華航擔任空服員,最早是飛國內北高航線,也曾在年節支援金門航線,1992年起改飛歐美航線,足跡遍及各大國際城市。近22年空中飛人生涯裡,在各地機場都會遇到一些難忘的事。讓她記憶猶深的事之一是,有一回她和飛同班的學姐們穿著藍色長大衣,拖著行李箱走過松機候機大廳,碰到幾位找不到登機門的金門鄉親,一位阿嬤直盯著她說「真水!比電影明星卡水!」讓老家在吉林長春,「九一八事變」後入關落籍山東,閩南語聽得懂,說不來的她,感覺一時刷紅臉頰,對這場空港偶遇記憶深刻。
這位目前旅居洛杉磯的同學,在華航服務到過20幾座機場,對各地空港觀感不一,惟獨對金門尚義機場有特別情感。因為他的父親曾在這裡服務,弟弟也曾在金門空軍基地服預官役,加上有一個來自金門的同窗,難得的「兩代情」讓她感覺十分有緣。在系上同學群組裡,她寫道自己與金門inextricably linked。
正如同樣已故歌手薛岳的1985年名曲《機場》寫道,機場是分離與重逢的交集地,在時序進入歲末,即將迎來新年的此刻,尚義機場將更加忙碌,候機大廳也會不斷傳來陣陣催促的聲音。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