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幸福.金門島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台山。
點閱率:1,121
字型大小:

自一九九二年十一月政府宣布金門地區解除戒嚴迄今已逾三十三年,這些年來生活在島上的鄉親相對自由,安定富足,目前全縣的戶籍人口數雖超過十四萬人,但實際居住在家鄉的仍維持在四十年前戰地時期,不足六萬人口,顯示出地區人口與經濟發展的虛化脫鉤。
根據《天下雜誌》對全國非六都縣市的居民幸福指數調查,金門於二○二二年及二○二三年排名為全國第三,而由《周刊王》委託艾普羅民調公司針對縣市首長滿意度及縣市幸福感進行調查,金門在全國二十一縣市幸福排名上,幸福感最為強烈,而其中有三項目拿到第一,分別是「施政力」、「環境力」及「社福力」,金門歷任縣長用心於民,關懷鄉親生活,協助解決民眾困難,克盡其責,值得肯定。
在台灣,只要提到是金門人,都會被稱讚:「金門福利好,金門人真幸福呀!」他們不會區分是在地的鄉親,還是長年旅居在外的浯島遊子,都投以羨慕的眼光相待,我就會答道:「金門是個好地方,歡迎來金門走走!」此刻身為金門人,是無比的光彩,心中也以金門人為榮。
大部分鄉親不知道的是,目前金門的人均GDP僅一萬一千七百九十三美元,大約不到臺灣人的三萬四千四百三十美元的三分之一,比馬祖二萬八千六百八十二美元還低,而與金門往來密切、幾乎成為一日生活圈的臺北市,其人均則是金門的四倍之多,為四萬八千四百美元;數字是絕對的現實,拿來比較冷酷無情,落後就是貧窮,地方欠缺發展性的經濟活動,何來財政盈餘、家庭富庶?
若單以數據的人GDP邏輯推算,金門是全國倒數第一名,生活機能水平、地方建設肯定遠遠落後於臺灣各縣市,甚至連偏鄉更不如,然而金門島上展現出來的富裕繁盛容貌,卻非如此。近年來無數的新建築出現在村莊外的農地上,古厝也陸續整修翻新成為特色民宿,金門人自有住宅率高達近九成,家家有汽車,對外交通便捷,疫情前,臺金往來航空班機曾高達每天四十餘班,金廈則每半小時、兩岸對開一船班,民眾來去自如,金門與臺灣、廈門已成一日生活圈;再者,目前二十四小時便利超商、大賣場等遍布全島各道路要點,購物採買十分方便,這樣的生活環境,是臺灣許多縣市鄉鎮比不上的,用心來體會,幸福感更油然而生,更值得珍惜。
沒有產業發展經濟以致富的金門,可以有如此繁茂的建設與生活水平,探究歸納其原因,其一是大量旅外鄉親挹注回鄉建設,一如早年落番南洋,事業有成後,必定寄錢回家、返鄉起大洋樓、孝養父母,光宗耀祖,旅臺鄉親許多兄弟姊妹則合資回鄉修祖厝,蓋新厝者比比皆是;再者,近二十年來,許多民眾到廈門購置房產出租,穩定收取租金,據說不少於一萬套,流回金門的金額相當可觀,足以彌補蕭條的在地產業收入。計算金門人的GDP遠比臺灣其他縣市低落,這與人口落籍虛設有關,近三分之二的人力產業收入,在外鄉(臺灣或大陸),分母大分子小,相對GDP明顯被稀釋,這是難以改變的結構。
身為父母官的縣長都瞭然於此,費盡心思希望提升金門鄉親的收入所得,前不久由縣政府委由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臺北與金門各一場的金門產業經濟發展論壇,邀請諸多金門傑出成功企業家、鄉紳賢達為金門產業經濟把脈,洪啟瑞先生是併購國際企業、美股IPO、SPC上市的執行長及專家,尤明灝先生是華南金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及多家上市公司董事,楊志清先生為現任經濟產業發展署署長,張家生先生曾任悠遊卡公司董事長等多位傑出鄉親,他們提出寶貴的建議與成功經驗分享,在在都是為了金門的未來發展設想,不論在地或是離鄉,鄉親們的心都留在了這個島上,這些心心念念的鄉情,讓金門成為了最幸福的島嶼。(稿費捐贈金門家扶中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