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電台訪談的補充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先正。
點閱率:836
字型大小:

客歲十一月二十一日,我在中央廣播電台接受文心小姐訪談,一問一答,日後聽廣播錄音,覺得有些地方語焉不詳,在此不妨再加以補充。
例如談到先父於民國三十六年在金門擔任盤沙保民間自衛隊之保隊附(純義務職不支薪)被欺辱事,當時所言太簡,在此不妨稍作解說,因那時,村中有人賭博,輸者賴債逃逸,贏者到司法處告狀。司法處的法警不去抓逃犯,竟然以「妨害公務」名義,趁家父在操場訓練自衛隊時,將家父扣往司法處審訊,再走經大街示眾,並留置於看守所,隔日釋放但要家父具結負責拘送逃犯,數日後因未拘送逃犯,家父又被扣押兩日,直到村長蘇應章找人捕到逃犯送司法處,才釋放家父。
在訪談中,我曾談到民國六十三年五月朱西甯先生《幼獅文藝》連載小說《八二三註》(日後結集改書名為《八二三注》),首次刊載小說,朱先生以■弦〈金門之歌〉代序,詩句有「我們等待戰鬥如同等待一個女人」,說這句詩,生動表現前線戰士隨時準備迎接戰鬥,甚至有些迫不及待;我認為這其實只是一種效忠表態,因當時兩岸對峙,國家宣傳機器總動員,軍民一條心,積極來備戰。戰士們誰敢說反戰。但倘若深入了解,其實大部份人內心都反對戰爭,但當時的情勢,沒人敢公然宣傳反戰論調。
文心詢我民國一一二年在金門睿友學館辦個展時,曾展示朱西甯先生寫給我的一封信影本,我說當時我所展者,有好幾篇剪報是與朱先生之《將軍令》有關,展此除了可增強我展之內容,亦可藉此讓人瞭解朱先生待人之多禮謙誠。我民國六十九年七月起,在《金門日報‧正氣副刊》,介紹了好幾篇朱先生所寫之《將軍令》,我由各篇小說情節所述,考其線索,推想而知其姓名之將軍,依序寫了曾任金防部副司令官兼政戰部主任兼縣長的王和璞中將、時任國防部長高魁元上將、總政戰部主任王昇上將、聯勤總司令蔣緯國上將,這幾位將軍,朱先生在寫小說時通常未寫其姓名,如同他在序文中所說:「讀者朋友識將軍者,不名亦知;不識者,即使明說了也還是不知,這倒是好。畢竟將星行空,一天的璀燦,我也只是塑造的一個整體,姓氏也都嫌是多餘。」
我因好奇,曾將《將軍令》書中我不確知者,請教當時也任教寧中的同仁李盛德老師(校級退役,似與譚紹彬縣長同為政戰研究班同學)閱覽,除了我已知者,他幫我標示了「道篇」所寫是胡軌將軍,「仁篇」所寫是何志浩將軍,「勇篇」我知是孫立人將軍,但我仍感好奇不滿足,衝動之餘寫信請教朱先生,詢他那些我所不知的,將信寄到其女朱天文任發行人之三三書坊(《將軍令》書之版權頁有寫地址),將上述我所寫幾篇剪報也附上給他。
沒多久,朱先生回函如后:
先正先生:
多有抱歉,也多有感激,言之不盡。
七月上旬接奉大札及剪報,讀之傾服,似也戰地才見得的大文章。我如赴金門,即極欲此留下來,那樣的生活,才是今之中國人最合身的生活,捨此而外,哪裡都不對勁兒,都有隔疏和負心。
拙著《將軍令》承先生雅愛,一再推介評析,哪一個來做這書的作者,都會大得欣慰;朋友有千萬,得一知音難,確乎為是!
近聞《文壇》擬舉辦《將軍令》一書座談會,分邀書中將軍們的舊屬,一談某篇寫得將軍如何,一談篇中未寫到的將軍軼事。想必能談些名目出來罷。座談會紀錄聞預定十一月號刊出,屆時當取得一冊奉上以供卓參。又:大作〈借問大將誰〉擬推薦《文壇》配合座談會紀錄同時發表,不知能否榮獲同意。如然,且大作無需再行校訂,可否即將敝處所存剪報影印交該刊?祈予復示。(《文壇》所以有此舉,我想還因《將軍令》十一篇,有七篇是在該刊陸續發表之故。)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