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父愛如山       

發布日期:
作者: 楊肅民。
點閱率:1,678

  父親過世將近一個半月了,這段日子我們遵循佛教的禮儀,每天傍晚都上香,逢初一、十五則拜飯並焚燒紙錢,希望父親能走得安心,走得無牽無掛。
  這段期間我一直想著人家常說的一句話:「父愛如山」,什麼是「父愛如山」?一說「父愛如山」是指父親的愛,是沉沉甸甸的,不會直接表達,有時倒覺得是在懲罰。可父愛在我們心中印象最深,時效最長,感受最澀,受益最大。另一說因山是無言的,父愛也是無言的,它體現在父親的沉默寡言中,它體現在父親的辛勤勞作中,它體現在父親慈愛的眼睛中。
  從我有記憶以來,父親都是無言的,小時候家中小孩眾多,食指浩繁,務農之家小孩子都要下田幫忙農事,上學之餘都要上山挖地瓜、種花生、高粱或除草,家裡還有一頭老牛要放牧,假日或農忙時節經常都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因此大家都苦不堪言,只要聽父親要說「上山」,小孩都迭有怨言。
  父親不善營生,家中都靠母親養的一窩小豬,每年養大了賣出去年終才有一點收入,就連收成地瓜最營養的地瓜粉也是賣出去補貼家用,地瓜糜都吃到怕,後來父親和村莊裡一群鄰居組成土水師到處幫人蓋房子的,才慢慢有正常收入,收工回家也會買一些魚貨加菜。
  我還記得最盼望就是父親回來買的「黃夾」魚,那種魚扁扁的不大,刺很多但很鮮美,煮鹹的很下飯,有時買太多父親會用醋去醃,然後去油炸,魚骨都穌掉整尾可以當零嘴吃,是我最懷念小時候的滋味,可惜長大後好像就沒有再看到那種魚了。
  父親從事土水很長一段時間,那時他好不容易買了一輛二手腳踏車,作為交通工具,我也想學騎腳踏車,就利用晚上偷騎,但因為年紀小腳踏車中間有一根橫槓無法跨騎,就從橫槓下方伸腳進去騎,有一晚不幸跌倒把腳踏車摔壞,第二天父親無法上工,還被狠狠揍了一頓。
  我唸高中時寒暑假也跟著父親去打工,父親主要工作是釘板模,我去打小工則是幫忙從木板上把釘子拔出來,以便板模可以重複使用,當然建築工地上一些打雜的工作也要做。小工一直到我高中畢業去台灣唸大學才沒有繼續。不過父親也多災多難,在我上大學期間有一天被通知父親被醫院後送,原來是他在釘板模時有一天不小心踩空,從二樓跌落到一樓、脊椎有兩節粉碎,送到三總開刀,醫師用鋼釘把粉碎的兩節撐開,好在恢復很好,但也不能再從事原來的工作。
  從泥水工職場退下來,我也大學畢業當完兵結婚生子,父親和母親就幫忙帶孩子,但好景不長父親又被病魔纏上,眼睛突出一檢查才知道得了甲狀腺亢進症(俗稱突眼症),去台大醫院由眼科和內科醫師會診治療動手術,但父親也因此疾易流汗體重一直下降,甲狀腺由亢進變成低下,終身都要服藥補充。
  幸好父親年輕時底子打得不錯,到他八十歲我從台灣退休回來時,他還可以挑兩擔水澆菜,我擔心他脊椎再度受傷,就禁止他再挑水,由兒子幫忙拉水管澆菜,但沒有日常工作父親就開始看武俠小說,整天都不出一聲,身體狀況反而不如之前。
  父親從年輕時代就沉默寡言,村裡好事者給他取個綽號「鴨母興」,他沒有唸過書,可能當兵期間有學,可以看懂書本,所以無事他就看小說自娛,但家裡小孩都怕他,無人跟他親近,在家中他十分孤獨,一直到我兒子出生他才學會幫忙帶孫子。
  大約七年前有一天父親去金城理髮,回來突然步履蹣跚,失去平衡感,去醫院檢查數次都查不出原因,就這樣他必須坐輪椅,只好申請外勞來協助照看,這六年多雖然也曾緊急送醫,但多有驚無險,只是重聽嚴重,幫他配過三次助聽器,他都以不習慣拒戴,所以最後二年他都活在無聲的世界裡,除非貼在耳朵邊大聲講話,否則他都沒有回應,客廳裡他永遠靜靜坐在那裡。
  父親辭世後家人幫他找一張遺照,弟媳兩年前逗他笑時拍了一張家常照十分和藹可親,右手握拳好像在喊加油,大家都無異議,每天望著牆上父親的遺容,我都會想著「父愛如山」,真是父親一生的寫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