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節前後雜感
今年的端節前後很是特別,我一連經歷了接待屏東縣瑪家鄉長榮百合國小的畢業旅行團、新北市龍米路金枝演社蒞臨金門的公演團、文管所辦理的「張維倫水獺生態畫展開幕典禮」、金酒公司胡璉基金會籌辦的「紀念胡璉將軍逝世四十八週年紀念音樂會」,還抽空遠赴高雄參加至親的告別式,幾乎一刻都不得閒。
以下是我筆記的部分內容,諸君讀此,不難發現我忙裡偷閒的能耐還是有的,亦可視為我的隨機紀錄或日記。
其一、
五月三十一日(週六)端節當天,我記錄道:端午節懸掛榕葉和艾草須知:
(1)榕葉和艾草,都要倒著懸掛在大門上或窗戶。
(2)榕葉和艾草,都要使用單數,因為單數屬陽,陰數屬陰。
(3)榕葉和艾草,都要懸掛在大門上和窗戶的左手邊。
(4)要使用有根部,最好是有全根的艾草。
(5)要在端節這天上午十一點之前懸掛,不要超過午時。
(6)至少懸掛到農曆六月初六日,這期間,即使掉葉了、枯萎了,也沒關係。
另者,如果有空,大家一起在中午十一時四十五分到十二時十五分,曬曬午時太陽,傳說可以離疾、消災、解厄、延年。
其二、
六月八日,我在高雄市參加告別式後,寫下了「喜見子侄輩已可獨當一面」。
六月八日(週日)中午,我專程來高雄參加至親的告別式,驚訝的發現:此番南部行腳,竟然是年輕一輩在打理一切。
告別式的往生者,因係與我及先室最親近的親人,自然難掩心中之悲淒,一想到親人生前種種仁孝賢德,竟不禁悲從中來,忍不住地就哭出聲來。
差可告慰的是此次聚會,得見年輕世代人人化悲傷為力量,大家強忍悲痛,只是靜默地在一旁陪侍著、守護著他們最親最親的長輩。
至於台金往來的交通工具、住宿、吃的、用的,裡裡外外的打理和應對,他們幾乎是全包了,原來他們已經在我們不經意間,真真確確的長大與蛻變了,一個個蛻變成徹徹底底的大人了。
只是時代雖然變了,但我的心態仍然年輕,我還是一如既往地「我行我素」追逐著年輕時未竟的夢想。
我多麼期望在我的人生暮年,仍能一本至誠,為我摯愛的家鄉做點事,為這些後生可畏的小伙子積點陰德、植些福氣。
其三、
六月十二日,我在金枝演社結束表演行程返台後補記道:
「金枝走演,美麗台灣」是這支優質的演藝團體──金枝演社的主訴求,團隊的游蕙芬團長把第三二七到三三零場,也就是收尾的最後四場「可愛冤仇人」歌舞劇,獻給她朝思暮想、鍾愛一生的誕生地──金門這塊寶地。
我感動於游團長與王榮裕創辦人、黃慧美大姊、洪筱欣才女對金門無私的愛心與奉獻,無比歡欣的接過一幀設計精美的聘書,答應出任顧問。
六月十一日(週三)晚間七點,他們在金門文化局演藝廳公演前的溫馨場合上,我送出自己親撰並邀請洪松柏先生書寫的四副藏首聯給四位核心成員,並各自附上一份新近開發的「金成功」禮盒,感謝他們在金門的賣力演出,我詮釋給他們聽的說詞是「金枝走演,金門演出成功」,他們聽了,都異常高興!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和我一樣欣喜的王菊小姐,她是我「失散」多年的表妹,因為她內舉不避親,所以我才有機會為鄉親服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