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所記得的鄭愁予老師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鈞堯。
點閱率:349
字型大小:

我的臉書不熱絡。每一年貼文大約十多則,平均起來,一個月也就那麼一則。我尤其不喜歡「發訃聞」。看到好多人「搶先」發布誰蒙主寵召、誰到了佛國,總是深深不解,也只能往好裡想,該人必定哀戚莫名,必須大哭一場、迅速貼文,才能表達哀傷。
聽聞鄭老師過世,我正巧從新加坡回來,旅途事多,而且隔幾天又要到敦煌。也在敦煌旅途上,收到訊息,道是綠蒂主導的中國文藝協會以及鄭珍,要策畫鄭老師追悼活動,希望我兩百字為限,寫點紀念文。
訪敦煌,不似想像中感動,距離張大千等人,在幾乎無人之境臨摹佛像的情境已經大不同,人潮如流,可導遊與當地作家還說,「這算是人少的了……」我的朋友周遠馨來訊息,要留意第九十八窟,可以看到于闐國王與曹氏家族畫像,是莫高窟最大的佛窟。她後來多次尋訪、探究,完成《于闐太子》長篇小說集,且獲得星雲文學長篇小說補助獎。
不知道周遠馨如何長期逗留九十八窟?參觀哪一些洞窟根本身不由己,而是展場單位指定好了。我獲邀撰寫致哀小文之後,也在旅途上帶著鄭老師,想起與他的許多相處細節。
八月二日下午,哀悼活動假中國文藝協會進行,我坐在場地最後排,綠蒂老師約莫介紹時,喊錯我的姓氏,感到不好意思,很快點到我上台說話,當作補償。我什麼也沒有準備,又像是都準備好了,畢竟敦煌之旅,我都帶著鄭老師。
我談起某次五四頒獎典禮現場,鄭老師依然如昔大受文友喜愛,簽名、拍照都有,可是他明明忙著他事。原來鄭老師應主辦單位中國文藝協會邀請,擬了份致詞稿,並當作大會資料,臨時有了異動,鄭老師針對印出的資料數十件,一份一份修潤。
會議就要開始了,鄭老師邊改、邊簽名,也起身合影。
二○○九年春,鄭愁予應文化總會邀請,參加新春茶會,掌握少數的發言權,在聲勢正旺的馬英九前,朗誦為金門書寫的詩。很長的新詩,很長的纏綿,很深的關注,一個人的發言時間,幾乎是其餘幾位的總和。鄭老師選擇在那樣的大場合,為金門喉舌。
當然要談酒。我提到在福州,鄭老師邀請與會作家到他房間小聚,人數七八位無法盡記,但記得有龔鵬程、須文蔚,以及鄭老師為了招呼來客,跑遍飯店周遭的超商,把能買的酒都買來了。我永遠記得他額頭微微冒汗,以及如孩童般的興奮。
二○一四年秋天詩酒節活動,席設莒光樓前,天公作美,不雨不陰,明月當空,對酒當飲、當歌,我與鄭老師相逢一杯、兩杯。我在中國文藝協會紀念會場上說,鄭老師不倚老賣老,不會因為晚輩敬酒,端出架子,讓晚輩得先自飲幾杯幾杯的。
高粱在鄭老師手中,正如玩具在孩童手上,有趣、好玩,可以一起玩一起喝,也可以獨飲。我看見沒有人敬酒的時候,鄭老師也自顧自地,與天地同飲。
於是便有了這首小詩,寫在敦煌之旅途中,印在鄭老師紀念文集上。
〈詩酒節與鄭愁予〉:「莒光樓前/酒杯搖晃秋月/詩人灰髮白衫/為我斟滿。敬酒不勸酒/公杯如將軍大帳/小杯是陣前傳令/戰爭遠了/喝酒不再錯誤而是美麗/又飲時,沒有月暈。額前與襯衣汗透/移往下一個桌次/許多影子地上舞動/再舉杯時/詩人從我們心頭走過」。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