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與感受
一個主觀意識強烈的人,不適合傾聽他人的真情故事,尤其是沒有同理心,不能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立場,為人設想,如此之人,最不夠格當一個傾聽者。
身處在這座純樸的島嶼,在外人看來福利多,有老人年金、三節配酒、免費公車可乘坐、學生有免費營養午餐供應,甚至還有煙酒牌的權利金;雖然現在因受到市場不景氣的影響,每年只有幾千塊錢,但對有需求的家庭不無小補。
可是地區近幾年來,出現了許多寄戶籍的幽靈人口,與實際住戶相差甚多,表面上看來有十幾萬人,實際上真正金門籍的常住人口,老老少少加起來不過堪堪過半,而資源卻被那些幽靈人口瓜分了一大半。他們除了享用在地資源,同時亦在選舉上出現了人頭數量。
明年底又將舉行各種選舉,台上台下霧裡看花,最終誰才能躍上舞台,鄉親除拭目以待,亦須從平日的作風看出端倪。誰真正為民喉舌,誰真正為民服務,鄉親無不睜大眼睛看個仔細,選舉時絕對不會盲目,當投下神聖一票的那一刻,賢能的主政者勢必就會浮上檯面,他也是島民的希望。
歷經無數次的選舉,一張票、一世情,能有情有義走到最終的幾乎少見。當看盡他人嘴臉,選前謙卑,選後仰天,走在路上視而不見,這種無情無義之徒,還能冀望他為民服務,或許是緣木求魚,思來想去連蓋章的手都感無力。
無論大選與小選,都是民意的象徵,敲敲打打一陣後,回歸各自崗位地面對現實,肚皮總要顧,花了一大筆經費,選上固然可喜,落榜亦是自己選擇的路,沒什麼好怨嘆。終究,政治不是每個人都玩得起。
再觀社區,前幾屆的理監事票選,符合資格的會員依循心中的人選,在會議中沒有交頭接耳的各自圈選,隨著之後的競爭激烈,出現了拉票的情景。夫妻認為,無論誰掌舵,只要真心為社區付出,均該給予肯定與鼓勵。
民國九十七年,外子當選社區常務理事時,夫妻以義工姿態輔助評鑑忙了兩個月,榮獲縣政府社區評鑑第三名,再與瓊林社區同獲內政部社區評鑑甲等獎,兩者近二十萬的獎金全數捐入社區。聚落歡騰,除夫妻及幾位工作人員未領分毫,其他理監事每人一千元紅包,各家戶一個蛋糕,成為地方美談。雖然那段時間天候不佳及壓力引起,外子傷了胃,我則摔了傷,但冀望傷的值得,後繼有人,那便是傳承與希望。
蓋因周遭瑣碎事太多,毅然決然地辭去社區事務,當選舉邀約時,明確說明不干預亦不參與,至於活動有空參加,沒空不勉強。一心一意只期望社區有志之士,用心經營,莫讓前輩戮力付出的心血白費,也冀望無論誰掌舵均能秉持初衷,展現出大公無私之胸襟,誠摯地為社區的居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