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南洋尋跡步履傳薪

發布日期:
作者: 蔡其祥。
點閱率:64
字型大小:

第五屆線上學堂「文化之橋:海外華人網絡的再連結」,已於9月19日展開。線上學堂講座由臺灣師範大學江柏煒特聘教授策劃,自2021年起至今,透過數位平臺,與印尼、汶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金門會館、同鄉會、互助會連接,談論移民記憶的傳承、世代之間的對話、華人創業的經驗、產業文化等,藉此了解金門的歷史、文化、語言與經濟發展,促進全球金門人對原鄉的連結與認同,並且增強金門與東南亞華人社群文化網絡的交流互動、理解與認同。
有幸共襄盛舉,我受邀擔任10月3日的講者,講述「南洋尋跡,步履傳薪---閩南、南洋、西洋的文化印記」主題。
過往的空間、歷史、文件、物品、遺跡中,保留著不少的文化記憶,在靜默中兀自存續,猶如秋日裡樹上的黃葉,於時光中逐漸枯萎,格外飄零。這些回憶需要被重新激發和活化,略施朝陽,蘸點晨露,讓它們再次鮮活,於日常生活中展露韻動感。
我從「金門起基」說起,老家是祖父下南洋僑匯給伯祖父,在民國14年建造,民國19年落成,建築型式為閩南建築雙落大厝加右護龍後落疊番仔樓,是前水頭首棟中西合璧的建築。這棟古厝的建築特色,包含了閩南、南洋、西洋的元素,內部裝修堪稱一絕,今已列為歷史建築。感佩祖父的能力和用心之際,我決定到印尼尋祖跡,同時探究海外移民的文化傳承機制,並梳理海外移民與原鄉之間的文化認同。
有些回憶,必須要有某種程度的參與和交流,從過程中與逝去的記憶發生聯繫,喚醒認知和感知。
我整理行旅的相關資料,例如:祖父的故居、祖父的街店和倉庫、祖墳、華人重要集會場所建德堂……。蹤跡踏遍爪哇島的雅加達和萬隆,蘇門答臘島的北乾巴魯、帕亞孔布、武吉丁宜和巴東。沖泡一杯蘇門答臘亞齊的黃金曼特寧,咖啡的香氣與赤道的日光混合,形成一股溫潤的氣流,圍繞在我和祖父之間。
憑藉「南洋尋跡」的章節,我和過去有著相連的紐帶,使靜態的照片可以述說自我,帶領聽講者走進記憶的時空。
接著「文化傳薪」的部分,以蔡就是蔡文史地工作室和鳳毛麟趾古厝民宿為主,闡述如何重構過去的歷史,讓此刻成為新的回憶起點;如何推動鄉土教育與導覽解說、推廣和保存在地文化、保存並維護地方文物史蹟,延續文化的一致性和連續性,建構有意義的地方;如何活化在地社區意識,辦理文化觀光活動,培養本真的地方感,讓人與地方之間有著深度連接。
文化是人與人、人與地交互作用的產物,經長時間累積形成各種風俗習慣與生活方式。共同的經驗、期待和行為空間,可以創造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形成文化凝聚。文化形成的凝聚感,再通過參與、交流、互動,讓人們構建歸屬感和身分認同感。
希望藉著這次的演講,將閩南、南洋、西洋的文化印記,轉化為承載記憶、信仰、審美、價值觀的文本,經由我的解讀,賦予意義,傳遞情感,喚醒內心的共鳴,產生無限的迴響。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