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部隊懷舊─戍守在成功據點的日子
民國61年(1972)9月29日,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表《中日共同聲明》,雙方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中華民國政府在同一天以「漢賊不兩立」的原則,宣布與日本斷絕外交關係。台灣媒體都以頭條新聞報導「中日斷交」或「日匪建交」的消息。國家外交挫敗,朝野震驚;對我個人而言,一夕之間命運完全改變。
政戰學校畢業前一個月左右,已經獲得隊長及訓導員告知,要我留校擔任區隊長(當時是很榮耀的事情),但是,命運捉弄,中日斷交(日匪建交),兩岸情勢緊張,國防部下了指令,要我們這一期41位畢業生,全部撥補到陸軍,而且以金馬外島戰列部隊為優先;當時側面消息稱,我期畢業人數過少,原本沒有分發陸軍的規劃,除了我和另一位黃同學留校,餘分別分發國防部直屬單位及海軍、空軍、警備總部等軍種。
因為改撥補陸軍,10月初某日,陸軍總部派員來抽籤,原本抽到68師(駐防馬祖)當時六大隊23中隊隊長邱少校、訓導員董上尉一向對我關照有加,跟一位抽到51師(駐防金門)的張守城同學(平日與我交情甚好)說「你家住新莊,到馬祖去,休假時船到基隆往返便利,若是去金門則搭船到高雄,南北奔波;施志勝如果去馬祖,休假回來搭船到基隆,又得轉火車到高雄再等船回金門,旅途勞頓,所以可否考慮換籤,雙方都方便,當時陸軍總部帶隊來主持抽籤的政一處副處長說:只要雙方同意,寫同意書蓋章就可以了,張同學點頭說好,就此底定。
該年10月15日,政戰學校畢業,任官少尉。到金門五十一師報到,分發步一營南海岸第一線連,擔任政戰幹事(後接輔導長);成功連連部,位於距離海邊約50公尺處的制高點,下轄十幾個班哨,右起於尚義醫院前海岸,向左分布於成功漁港至成功官兵休假中心的海邊。除了負有海岸線各據點的守備任務,並兼理成功漁港漁民進出的管制作業。那時節,第一線的海岸哨兵,在服勤當中,看到海上有燈光忽明忽暗,尤其是有霧的時候,燈光閃爍時容易讓人產生誤遠為近的錯覺,以為有敵人的小艇靠近,他們就會按下通往連部的警鈴,鈴聲響起,連長、副連長和我都會急忙跳下床,搖起軍用電話接過去,查詢什麼狀況,幾經查明,那是遠處東碇島上的燈光在閃爍,衛兵太過緊張而按鈴示警,結果是有驚無險;這種事經常發生,有時候是一宿三驚醒,總是搞得人仰馬翻,一夜都睡不好覺。
五十一師又稱「黃龍部隊」,前身是青年軍206師,民國34年1月1日於陝西南鄭成立,是一支有悠久歷史和輝煌戰功的國軍勁旅。託科技發展之福,因為 Line功能的出現,我們透過這個平台建立了各種群組,許多數十年不見的舊識可能又在某個群組相遇;承入伍時的教育班長徐學長邀請加入「黃龍憶當年」群組,赫然發現初到部隊時的連長廖學長大名,群組逢故知,自然欣喜若狂,重拾往日回憶。
黃龍部隊老戰友今年第二次聚會,由廖學長作東,請官校40期蔣學長召集。8月27日一早,我由桃園搭高鐵南下,在高雄市苓雅區來來海產店參加了與廖學長闊別了53年的盛會,曾在黃龍部隊服務過的15位老戰友齊聚一堂,席間,大夥如數家珍般地述說在不同階段的酸甜苦辣,以及在部隊的付出和對國家的貢獻。一場充滿溫馨的懷舊餐會得之不易,將近四小時的話說當年,老戰友們體健豁達一如往昔,各自賦歸前,互道珍重;廖學長說「下次來高雄,多停留兩晚,到我內門鄉的老家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