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蘋果的滋味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台山。
點閱率:1,185

生平第一次看到蘋果,是在讀國小一年級國語課本某一頁的插畫裡:「一位可愛的小姊姊,正從樹上摘下鮮紅的蘋果給她身旁的弟弟和妹妹」依稀記得課文中的一小段文字:「你一個,我一個,大家笑呵呵!」畫中的小男孩手上拿著咬過一口的蘋果,露出開懷的笑顏。
書本上的蘋果沒有香氣,而在小小的心靈裡,卻已許下將來一定要嚐到蘋果滋味的願望。
民國四十九年六月十七日,美國總統艾森豪訪問台灣,中共解放軍於當日對金門發動砲戰反制,史稱六一七砲戰;就在那年九月,我和二哥國安從小徑步行到陳坑(成功村)的祖厝學堂就讀正義國小,兩年後再轉學到開瑄國小,直到十三歲畢業,仍沒有觸摸過蘋果的感覺;蘋果對於離島偏鄉、又是前線戰地的金門孩子來說,好像是遙遠的星星,是遙不可及的夢。
我的蘋果夢,竟是在一場大病中實現。
剛上金沙國中不久,因腹痛診斷為盲腸炎,被送進金門衛生院的手術房開刀,不知為何腹部右下方被硬生生割開一個約十五公分的大傷口,痛徹心扉,整夜哀號,慈祥無助的母親陪在病床邊,心疼掉淚,看到我不斷喊痛,緊緊握住我的手,不停安慰著:「我知道很痛,如果可以替你痛,我就代替你痛啊!」母親的愛,讓我終生無法在這個世界上找到一個形容詞來表達她的偉大,如今媽媽已經往生快二十年了,憶起往事,點點滴滴,卻無以回報,對母親的愧疚與自責,在心裡隱然形成的傷口,比當年還痛;然而,此時的無奈,只是老淚縱橫,不敢哀嚎。
那天傍晚,國榮大哥來醫院看我,他從紙袋拿出一個紅蘋果,遞到我面前說:「媽告訴我你受了很大病痛的苦,要堅強點,我騎單車到金城街上跑了好幾家店,才買到這顆紅蘋果,你嚐嚐看。」我躺在病床上,低頭不語,想著:大哥在農會上班,一個月薪水才六百塊錢,這顆蘋果就要花掉他半天的工資,怎麼嚥得下口?我把蘋果轉遞給母親,請她先嚐嚐看,母親不肯,反而要我吃了,大哥才放心;我吃了兩口,把它放在床頭,心中百感交集。
大哥正要離開時,媽喊住他在門外吩咐事情;此時隔壁病床住著一位大約七十歲、很體面的阿公,突然向我開口:「小弟弟,我沒吃過蘋果,你能不能留一小塊給我嚐嚐?」母親回到病房時,我輕輕告訴她這事,母親聽了立即去借一把刀,將蘋果切成兩半,把沒咬過的一半,送給這位不熟悉的病友阿公;老先生很感謝,但不肯接受,母親很懇切地說:「小孩子年輕,將來吃東西的機會還很多呢!」就把蘋果塞在他手裡,看著阿公小口小口吃著,滿是甜滋滋的笑容,母親不覺莞爾,向我點點頭示意,這是母親從小教導我們律己寬人的作風;一顆小小的蘋果讓整個病房溫暖起來。
高中時的一個暑假,我在姊夫開的文具店打工,街道對面是一家裝設雅致明亮的冰果室,許多軍官都在這裡消費。某一天下午,我看見一位上尉軍官,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喝著飲料,桌上水果盤中有一個紅得飽滿又鮮亮的蘋果,陽光底下泛著溫潤的光澤,一看就是令人垂涎欲滴;此時有一個大約八九歲的小男孩在窗前徘徊,眼睛直直盯著那顆蘋果,不捨不離,我正疑惑他有什麼意圖時,那位軍官恰巧站起來轉身,與櫃檯的店員講話,說時遲那時快,那小男孩輕輕推開窗子,急忙伸手掏出桌上的蘋果,狠狠咬了兩大口,又迅速把蘋果放回餐盤中,店員大喊一聲,追出來時,小男孩已經一溜煙跑得不知去向了。
蘋果的滋味是這麼地誘人,難怪當初亞當與夏娃甘冒大不諱吃下蘋果,才攪和出如此紛亂的世界!
(稿費捐金門家扶中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