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讀屏東與金門的海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鈞堯。
點閱率:1,039
字型大小:

讀國高中生散文小品,難免回憶起自己的青澀時期,彼時台灣窘迫、兩岸尚未破冰,各式主題如家人、土地、社會關懷乃至於愛情,結尾一定八股,「拯救水深火熱的大陸同胞」,而今閱讀時下年輕人作品,作文氣味固然有之,都已經換上另一種語境。
我曾經歸納年輕人「散文窠臼」。如引用經典事蹟,華盛頓砍倒櫻桃樹、陶侃搬磚等,但教科書變遷幅度大,很可能前述兩例事蹟,已漸漸退出教科書,代之的誰說、誰云、誰做。再來是成語非常多,結尾處一定收在「光明面」,積極勵志成為標記的精神面,在結構上難免八股。
閱讀屏東文學青年小品文,有幾篇作品印象深刻,而且都跟海有關。〈祈願〉提及,「我們是討海人,我們以海為生,也因海而生」,提到阿公、爸爸下海討生活時,阿嬤跪在神明案桌前,頌禱佛經、撥動佛珠,祈禱家人平安入港。
爸爸討海為生時,我年紀尚小,小到不知道討海的危險,至於母親、阿嬤是否求神拜佛,保佑平安也一無所知。那樣的懵懂年紀,只來得及記住某些大事,直到日後回顧,才能知曉箇中含意。
想來,阿嬤必定為爸爸求神拜佛的,民國六十幾年間,后湖、昔果山發生大船難,父親幸運逃過一劫,阿嬤面對父親、她最的小兒子,終於說下重話,「如果你要繼續討海,不如搬去台灣吧?」
追本溯源,我們一家的遷徙,源自母親的慈愛,以及一場說來就來的海難,而今我將入花甲,回首前塵,不免覺得人生如浪。
要不是評審小品文獎,幾乎都要忘記屏東也靠海,而只記得核三與墾丁大街。墾丁雖然靠海,然而觀光客眾多,那片插滿鮮豔旗幟、晚上載歌載舞的海洋,依稀與「生活」沒有甚麼關聯。
特別提到這次閱讀經驗,更大原因是因為〈琉球嶼的潮汐時鐘〉這篇精彩傑作,竟然出自國中生筆下。文章如此開頭,「在琉球嶼,時間不是由鐘錶決定的,而是由海洋說了算」。評審文章,訴諸誰帶來的共鳴多、誰的觀點新奇,破題便讓我想起老一輩的人,有時候聞空氣,辨別氣味,就知道今天是否適合耕種或下海。「潮汐,不只是報時,更像是一種提醒,告訴我們,大自然有他的規律,而人類,永遠只是過客」。
這又讓我想起往昔到海邊挖花蛤,炎炎熱天,也不知道防曬是怎麼一回事,不一會兒後頸、手臂都曬黑、曬傷,當時對於海只有厭惡的份。有一年文化局活動,我帶家人到后湖海灘,這時的大海已經擺脫窮困與勞務,而帶著踏浪的樂趣,不經意回頭,三姊竟偕男友踏上海灘,三姊還說,才剛下飛機,就來海邊了。
海灘挖花蛤,是三姊童年夢魘,沒料到落地第一站,竟是受苦受難的地方。
〈琉球嶼的潮汐時鐘〉用眼、也用心看待自然與人的對應,寫著「當潮汐失序,就要去找守護他的人」,「真正的時間是一種責任,一種需要用心去記住、去維護的節奏」,三位評審一致高評,讓我想起陳慶翰那位優秀的公子,不僅自學學業成績優異,參加教育處青少年徵文更名列前茅。
〈琉球嶼〉是一篇不斷被評審圈點、且讓我自嘆弗如的作品。小琉球這些年來,觀光人潮多,我們幾乎忘記他有寧靜的、充滿啟示的海,而我透過這次的閱讀,多次看到晨起上學,經過崗哨踏往機場小徑,盡頭就是垵湖國小。
當時旭陽初生,一灶燒得火旺的炭火,與海水洶湧翻滾,我至今也還沒參透,它想說的啟示。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