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帔情與水獺緣
一、花帔情:
大約在五年前,有一天,我陪內人和大姨子到新莊某市場購物,在回程的路上,三人幾乎同時發現前面不遠處,有一位年約六十歲的婦女,正推著一部嬰兒車小心翼翼地前進,當微風輕輕吹起時,我們發現鋪蓋在嬰兒車上面的,竟然是一塊漂亮的、黑白相間的花帔,我們不約而同地脫口說 :「那位阿嫂,一定是金門人!」
我們三人快步向前,還快就趕上她的腳步,我禮貌地用金門話問她:「阿嫂,請問妳是不是金門人?」她頗感驚訝地回說:「是啊,我是金門人,你是怎麼知道的?」我回覆說:「我們是看到妳幫小孩鋪蓋著花帔而做此判斷的!」
後來,經過彼此寒暄交談後,竟然發現她是我小學校長的二媳婦,實在是太巧了。
據我所知,金門的花帔廣為世人所知,緣於金門宗族文化協會每次有展出,都採用它做金門的圖騰,讓它的知名度大增,而今,只要看到花帔,就會聯想到金門。
二、水獺情:
根據金門日報記者陳冠霖於106年12月30日報導:
「一隻金門特有的保育類動物水獺,昨(29)日上午約10點,被柏村國小師生發現活生生在教室裡活蹦亂跳,學校師生又驚又喜,除了趕緊通報相關單位處理外,小朋友們近距離但安靜地觀看水獺,當場上起最棒的自然課。這隻雄性成年水獺經獸醫檢查後發現,其右側頭頂有約5公分的咬傷和其他傷痕,嚴重化膿,為避免後續感染及長期照護問題,將牠送往台北市立動物園,進行後續診療。」
當年,我還是柏村國小校長,記得那天早上大約10點,陳謙慧老師準備到自然科教室拿上課用教具,卻發現一隻大約80公分、「很像大老鼠」的生物在教室外走廊跑來跑去,當時,她一打開自然科教室的門,水獺立刻跑進教室裡,她嚇一跳,趕緊把教室門關起來,定神一看,才發現是一隻水獺,她趕緊通報我,我立刻通報相關單位前來處理。
在等待相關單位處理期間,牠可能受到驚嚇,在教室裡竄來竄去,之後躲到一木製櫃子裡,並趴在報紙堆上不敢出來;當時正值下課,許多小朋友跑來圍觀,全校教職員也都圍過來看,我叮嚀小朋友要保持距離、保持安靜,不能驚嚇到牠。
水獺在金門很難親眼目睹到,許多在地人都沒見過牠,當天小朋友都是生平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水獺就在眼前,十分高興,有小朋友說牠像大貓咪,直呼好可愛,原本當天要上的自然課,也因為水獺而臨時變更,改為上這堂最寶貴的「自然課」。
巧的是,那幾天剛好有來自台灣的「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員約6、7人,專程來金門想要觀看水獺,他們原本已經打算回台灣,沒想到行前水獺卻出現了,得到消息,他們立刻趕到柏村國小來。
記得當時我說,學校這排教室這麼多,有道具室、美術教室、輔導室、健康中心等,但這隻水獺卻偏偏挑「自然教室」跑進去,彷彿是想要「回歸大自然」。我還說,學校從來沒有水獺跑進來的紀錄。也有人猜測,這隻水獺的棲地,可能是學校附近的白龍潭或白龍溪,可能因為當地正在施工而受傷,才跑來學校的。
十月的十九到二十二號,「十年磨一劍」的「花帔阿獺」製作團隊,專程來金首演酬賓,由於該片製作精良,團隊用心,廣獲觀眾喜愛與好評,個人忝列顧問,得以隨隊到處公演,讓我想起了個人有幸與花帔與水獺所結下的情緣,所以僅就記憶所及留下了這些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