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懷念光仁恩師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先正。
點閱率:255

近日,聽聞周浩治老師往生,心中有股莫名的惆悵。
周是我就讀光仁時,高二、三的國文老師,高一我原讀強恕,該校學生龍蛇雜處,幫派不少,校內外常有糾紛。當年強恕高一有十一班,我讀前段班,我自忖修養欠佳,若遇人挑釁,就忍不住與人衝突。高二幸好轉進光仁,興奮榮耀,因為光仁是名校,學校環境美好,師資優良,又位在埔墘,離我積穗住家不遠,交通方便。當時光仁高二,男女各一班,文理組分班上課,文組女生較多,理組男生多,每次上國文、歷史、地理等課,我們選文組的男生移步到女生班上課。
國文科周浩治老師對我恩重,他是政大中文系講師來校兼課,見我作文偶有佳作,就在課堂中大加揄揚,甚至請女同學朗誦,分享眾人,讓課業落後的我,不會自卑。周老師鼓勵我讀中文系,這也決定了我日後的方向。周師無架子,幽默詼諧,同學們都很喜歡聽他講課,他講〈荊軻刺秦王〉時,便向同學借一把尺,表演秦王負劍的樣子,並且在教室走來走去,大家笑。講到古詩詞含有男女私情,他便高歌一曲〈初戀的情人〉,把全班逗得樂哈哈,聽他的課就如同坐在春風裡。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周老師將他的課業輔導費悉數捐出,招待兩班同學到新竹十八尖山、公園等地遊玩,中午請大家圍桌吃客飯,與大家說說笑笑。
他讀政大中文系時,就很關心國事,常研究國內外局勢,大學生的他,民國五十三年曾在《中華雜誌》發表〈生死存亡繫於一念〉。曾在班上將他珍藏的《民主中國》(似為早年民社黨發行的雜誌),帶來班上傳閱,那刊有他精心撰寫的長篇時論。他常鼓勵我們看《中華雜誌》、《大學雜誌》,日後他曾在《時報雜誌》發表減免農人田賦的文章,周老師有政治抱負,曾想要競選新竹縣長,希望能獲得國民黨提名,但似乎不太順利。他是新竹縣某縣長的文膽,擔任過《新竹縣誌》總編纂。
光仁高中的陳宗樑主任,也是我的恩師,他於六年前十月往生,當年十一月六日在台北市第二殯儀館舉行殯葬彌撒,同月九日在光仁懷仁館舉行追思禮儀,我和很多師長、同學都有與會禮敬,大家都不捨,也很懷念他。
陳宗樑老師,是師大國文系高材生,光仁創校元老兼教務主任。陳老師實行愛的教育,對待學生,寬厚仁慈。就讀光仁期間,我因根基不穩,高二成績不理想,心中焦急,但表面若無其事,甚而故做瀟灑,言行偏頗,偶與同學發生衝突,幸賴導師陳宗樑主任的包容與暗中鼎助,得以順利升級。陳主任教我們「公民」,但他在課堂上所講授的不限於此,他的知識廣博,常識豐富,他很少要求我們,但他常希望我們如何。
陳主任除了上課之外,有時巡堂走到教室外,他會微笑地在走廊上看看我們,但他很客氣,不會駐足停聽太久,因為他很尊重任課的老師,我們由他那和煦的眼神,領會了不少期望與勉勵,大家都不敢打瞌睡。陳主任兼我們男生班的導師,他對我們很好,好得令人感到愧疚。有一陣子,他和師母常為我們準備豐盛的晚點,供我們晚自習時享用,師母笑容滿面地將食物端進來,然後迅速退出(她怕我們不自在),同學們笑呵呵、傻乎乎的大快朵頤。他們每晚對住校生適時送來的晚點,溫暖了我們的心,也充實了我們的胃,讓大家有更充足的體力繼續努力。
陳主任日後被推薦到淡水八里的聖心女中擔任校長,聖心是陳宗樑校長實踐教育理想、並且深耕的園地。他在聖心榮退之後,仍持續協助聖心發展,積極參與聖心讀書會的活動。陳老師在懷仁街的寓所,我們這些老學生偶會去拜訪,有時邀他與師母到飯店聚餐同樂或慶祝老師壽辰,他們也都欣然與會,陳老師的名言:生日即是有生之日,我們要將每天都充分利用,天天生日,天天快樂!
尤其,令人欽敬的是:師母與他先後辭世,都選擇在陽明山樹葬、花葬,伉儷情深,天堂作伴,欣賞美景,也做環保。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