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金門經濟真正的考驗在於政府執行力
2010年5月17日金門日報刊載,金門縣政府宣佈聘任各界精英計77人,擔任「金門縣政府顧問團」,期為金門擘畫更美而富的發展藍圖,俾為縣政推動指南。新任縣政府顧問,為金門未來建設發展提供30餘項建言,包括延攬國際一流人才,整頓自然村,落實科技島,打造大學城,獎勵華僑返鄉投資等等,我們非常感激縣政顧問團對金門關心與建言,更希望金門建設能在最快時間裡,有更具體成果,把「想法」變成「做法」,夢想才能成真,是為金門百姓之福。
李沃士縣長在選舉中,以「建設金門、福利鄉親」做主軸,揭櫫「國際級觀光休閒島嶼」、「優質養生醫療健康島」、「高級免稅精品購物天堂」、「兩岸高等教育殿堂薈萃的大學島」及「白酒文化島嶼」五大願景,藉由建設金門成為「國際觀光休閒島」、「大學城」、「免稅島」………等愛金12項大建設,將金門建設成「收入高所得」、「環境高品質」與「生命高保障」的幸福島嶼,而讓縣民得到優質的「就醫、就業、就學、就養」,營造高品質的生活環境,更是縣府努力的目標,審視李縣長主政的金門宏偉藍圖,發展目標已經確定,當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堅決的執行力。執行力(EXECUTION)就是政府的生命力,沒有執行力,哪有競爭力。政府執行力是一個政府生命力、競爭力、創造力和組織力。簡單說,就是政府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執行決策,落實工作,推動發展的實踐能力,它是對政府工作效率和績效的綜合考評,也是衡量一個政府執政能力強弱的一個重要指標。施政策略目標如果沒有高效率的政府執行力做保證,無論藍圖多麼宏偉,都將無法圓滿實現。行政部門許多計畫方案,常常是「紙上畫畫,牆上掛掛」,也就是說行政機關不管組織大小,欠缺執行力是無法展現施政績效及提升競爭力的。
看看最近大陸海西特區幾個重大建設成效,直得我們借鏡:
2010年4月26日福廈高鐵正式開通營運: 2005年10月開工,全長275公里,投資人民幣152.59億元,列車最高運行時速250公里,使福廈之間鐵路運行的時間由原來11個小時,縮短為1.5個小時。
2010年4月26日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正式通車:2005年9月開工,總投資32億人民幣,全長8,695公尺,跨海距離6,050公尺,橫向寬度17.5公尺,高度13.5公尺,是目前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通車後從廈門至翔安陸地僅需9分鐘時間。
廈漳跨海大橋:2008年11月開工,預定2013年竣工,大橋全長9.7公里,總投資49.86億人民幣,完工後從廈門至漳州開發區,車程縮短至20分鐘。
翔安規劃興建廈門新機場:廈漳泉地區航空旅客吞吐量到2020年將達3300萬元人次,而目前廈門高崎機場容納旅客能量僅為2600萬人次,無法滿足未來的發展需求。2007年7月選定翔安區大嶝島,整個機場航空城用地規劃46平方公里,填海造陸17平方公里,規劃於2013年開工,2018年建成,旅客納量可達6000萬人次。翔安航空城功能突出航空物流,倉儲物流,科技研發,專業市場,商務辦公、商業購物,旅遊觀光等。
平潭島-軍事前哨到經濟特區:平潭島是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縣(距離台灣新竹市南寮漁港僅68海哩),面績371平方公里(約2個金門),人口38萬,常住人口13萬人。2009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會第8屆6次全會正式決議設立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有計畫、階段性建設成為海西經濟特區。目前規劃將設台灣商品一條街、免稅商品市場、高檔購物中心,十萬噸客貨滾裝碼頭,30-50萬噸大型物流碼頭,22公里海濱觀光休閒渡區,綠色和平大道。平潭海峽大橋,全長4976公尺,總投資金額11.39億人民幣,2007年11月開工,將於2010年10月完工通車;平潭至福清高速公路於2008年11月動工,預定2011年竣工;環島公路全長95.64 公里,總投資人民幣30億元,預定今年開工,工期四年。平潭綜合實驗區定位,充分發揮對台特殊區位,發展兩岸新模式示範區「共同開發,共同受益」,為海西「科學發展,先行先試」。平潭基礎建設約在3-5年內將成雛形,屆時平潭將取代廈門部分功能,對金門小三通角色也將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金門當務之急,是要立即思索採行因應對策,避免在海西區域的競爭中被邊緣化了。
綜觀上述在金門對面褔建省重大建設數據,可以看出中共推動海西經濟特區積極性,一個政策方案核定後,由中央及省、市、即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及經費,全力以赴,充分展現各級政府執行能力與決心,始能如期完成各項重大建設。
誠如李沃士縣長在「金門新縣政顧問團」會議致詞表示:「過去縣府一些計畫與實際執行成果也有相當的落差……」。確實金門在港埠、機場、水電、交通、城鄉建設、觀光旅遊設施、農牧產業、工商投資等等基礎建設,是有不足,亦未達百姓期望。依據金門縣96-98總決算報告指出:96年度預算數89億4848萬元,歲出決算數79億1812萬元,保留數12億5642萬元,占15%;97年度預算數105億429萬元,歲出決算數94億7196萬元,保留數16億7447萬元,佔17%;98年度預算數138億677萬元,歲出決算數127億385萬元,保留數15億9065萬元,占12%。金門財政狀況在全國25縣市,算是名列前茅的。金門縣每年度預算額約為新台幣100億元,以李沃士縣長本屆任期五年計算約有500億預算規模可以運用,李縣長當可就選舉所提出政見:三高、四就、五願景、愛金12建設的施政藍圖,發展目標,就觀光、教育、經濟、交通、醫療、文化、社福、科技、金酒等建設,研擬具體可行施政計畫,同時配合行政院經建會核定「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方案」。爭取中央補助經費,相信在未來五年內,李縣長帶領縣府團隊,做大建設、大發展,引領金門開創新局,李縣長競選口號「中央地方一條心、金門建設一定興」,希望能如李縣長的施政藍圖所期望,在107年以前把金門建設成為足以媲美「夏威夷」、「香港」的幸福島嶼。
孟子離婁篇提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說明再好的初衷善念,再完備計畫方案,如果沒有堅定的實踐決心,缺乏貫徹到底的執行力,都將流於紙上談兵,徒然喪失政府公信力,終將走向失敗一途。長久以來,政府重計畫,輕執行,重預算、輕決算的積弊,當今政府的諸多施政之所以未能落實,甚至偏離原本預期達成的政策目標,可說都是「執行力」不彰所造成的結果,對政府施政而言,執行力的良窳,不僅攸關政府施政目標是否可以順利達成,也和財政所支,人民信任度,政府競爭力的提升息息相關。一個政府機關首長,必須深入體認「執行力」在政府施政作為中的重要性,知人善任,以身作則,真誠果敢,帶領整個部門「動起來」、「活起來」,才能有效提升政府的運作效率,提升人民的信任感與支持度。
過去地方政府每年編列預算書,送至民意機關、議會審查時,都希望一毛不刪,順利通過,然而許多計畫方案是否嚴謹周延?配套措施是否齊全?預算編列是否合理?投資是否有經濟性?負責為人民把關的議員先生女士,都有責任嚴格審查監督,避免政府施政作為急就章,方案擬訂草率粗糙,造成資源的浪費,甚至還會留下一堆爛攤子。
面對當前金門發展困境,在全球化、自由化及大陸海西經濟開放改革,金門不要被邊緣化了!金門要發揮特色,金門要永續發展,為我們後代子孫留下美麗家園。套句高希均博士的話:
只有靠「執行力」金門才能終結政策空轉。
只有靠「執行力」金門才能反敗為勝。
只有靠「執行力」金門才能再現生機。
金門-別無選擇,只有抓緊時機,從「提升政府執行力」再出發。
(作者:福建省政府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