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ECFA簽訂後的金門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競任。
點閱率:1,083

如果問今年以來台灣社會最火紅的話題是什麼?ECFA絕對可以名列前茅,從早期的ECFA該不該公投,到現在早收清單的幾家歡樂幾家愁、ECFA簽訂後到底是「黃金十年」或是「災難十年」,接下來就輪到立法院審查ECFA的方式應該採「全案表決」?或是「逐條表決」?看來台灣政壇還會為ECFA熱鬧上一陣子。不過一水之隔的金門,似乎對ECFA不太感興趣,近一年來,在金門本土媒體的相關報導中,幾乎看不到ECFA簽訂對金門經濟發展影響的任何討論,彷彿ECFA簽訂與否,與金門毫無關係,令筆者十分驚訝。
ECFA的本質是一種兩岸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就是透過關稅的減免,達到市場開放之目的,尤其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高,ECFA的簽訂,無疑使台灣產品在大陸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加上最近鴻海「跳樓事件」所導致的大陸人工成本上揚及「台灣製造」(MIT)與大陸同級品相比擁有較高的價格優勢等因素的激勵,一股台商返台設廠的熱潮,正開始醞釀之中,其中金門當然是可能設廠的候選地點之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指出:「海峽西岸經濟區可作為ECFA的特定先行先試區域,可先行實施某些正在商談或將要商談的項目和條款。」金門擁有最緊靠大陸的地理優勢,若有所謂ECFA的特定先行先試區之存在,金門豈能置身事外?
石斑魚一列在早收清單之中,屏東縣的魚塭即告供不應求,而金門可以養石斑魚的埤塘,所在多有,有關部門有無進一步的輔導計畫?同樣的,文心蘭也列在早收清單中,蘭花培植需要溫室和技術,有關部門有無積極的獎勵措施,以吸引蘭商到金門設置溫室?台南縣長蘇煥智現正汲汲於兩岸,蘇縣長計畫將某些高科技產品先在大陸製作,然後輸至南科組裝,打上「MIT」字樣後,再回銷大陸或東南亞,在綠營一片反ECFA的聲勢中,蘇縣長是少數贊成的綠營首長,應該是想執行此一產業分工策略有關,只不過這樣的產業分工策略如果可行,金門不比台南更具有「緊靠大陸」的地理優勢嗎?過去金門念茲在茲的「加工出口區」或「自由貿易港區」,何以簽訂ECFA後,反而噤聲了?同樣的,嘉義縣正爭取福斯汽車設廠,整車輸出雖未列入此次早收清單,但汽車零組件列入,整車未進,零件先行,而金門設汽車廠,條件不如嘉義嗎?公部門有無積極招商的具體行動?以上所述只不過是ECFA中539項早收清單中的4項而已,更別說金酒未列入此次的早收清單之中,其對大陸市場行銷之影響為何?幾乎看不到金酒公司對外的任何說明,相關的分析評論,更完全付之闕如,金酒是金門的「金雞母」,金門人有權利知道為什麼此次ECFA早收清單中沒有金門高粱酒?中央衡量的理由是什麼?而金門未積極爭取的原因又在哪裡?
此次ECFA簽訂過程中,金門各界給我的整體感覺是「事不關己」、「作壁上觀」,遠不及台灣中、南部某些縣市的事前的積極爭取及事後的密切配合。好在ECFA尚未走完法律程序,距離生效日仍有一段時日,金門還有急起直追,亡羊補牢的機會,筆者建議金門各界不妨運用這段時間,針對後ECFA時代,進行公共討論,依據金門的優勢與條件,研擬出重點發展的策略性產業,並據以擴大招商,輔導設立,以期全面帶動金門的經濟發展。去年有位大學教授應邀到金門演講,認為金門在未來海西經濟區的角色將是「引導巨龍騰飛的一顆龍珠」,願景繪製,極為美麗,不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金門想當「龍珠」,請先由ECFA所帶來的商機做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