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與「動機」
在尚義機場
日昨因事要到台,於上星期已訂不到機位,所以當日提早到機場,不敢打包票,只是仍抱著「碰碰運氣」的心態,對於此時的空中交通已不太有信心。
一到機場,看不到滿滿的人潮,但是早有心理準備,因為對岸連續假期,機位恐怕不好找,加上候補名單一張又一張、寫完候補名單,開始「等」,時間到了,到這一家候補,仔細的聽著名字,一個又一個,看著服務人員一個一個劃去,好像有那麼一絲絲希望,但終究是失望而回座。再到下一家航空公司櫃台前,這已是最後一班班機了,如果沒有,只得回家,即使有人提出「加班機」的需求,卻聽到穿著制服的服務人員說「加班機不是說開就能開」,是啊!不知他們的「動機」為何?「有利可圖」才為?還是真心服務我們這些客人?
「這班客滿」,一個機位也沒有,空等而已,只是,「我們」不是旅行團,訂不到機位,而「班機」又是那麼固定的幾班,我們提早訂是「訂不到」,我們到場候補是「靠運氣」,我們不也是「花錢」消費嗎?好無奈!我們當真只能「無奈」嗎?
突發其想,如果我們坐的班機可以「機動」性的增減、如果「動機」是服務至上的話,那不知道會有多好!
在田浦
文化局辦的活動,我們把「閱讀」搬到了戶外,這是有歷史的地方,我們看城牆,我們聽這裡的曾經,然而我們也看到了它的現在,「凡那比」颱風過後的它,仍在整修中的它,有古意嗎?還是新意?它是要恢復原貌還是要留住曾有的痕跡?有人說現在的它變得不一樣,那是和什麼時候比?到底我們該給它的是什麼樣的定位?「動機」是什麼?還是該「機動」性廣納意見,為它找出一條未來的路呢?
在沙美老街
來到金沙圖書館,「新」是當然的,希望發揮它的功能。走在沙美老街上,不免有感慨,這裡發展得早,如今的它好似「沒落」,今天我們要來看什麼呢?緬懷過去嗎?好像也有那麼一些期許,不要每回到這兒,看到的都有「欲倒」的建築,那樣真的不離「危險」,照照相,找找過往的影子,然而也想,有一天我們放心的走在老街上,記點東西,留點影像,為它再傳點東西下去,找得到「古意」最好,若是找不到,也希望它真的是值得我們宣傳的一點!
我們「機動」性的避開危險角落,我們到此一遊,「動機」無非是更認識這裡。
我因為坐不到飛機,改去參加活動,心情的確有轉彎,然而對於一些目前無解的事仍有期待,期待它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