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老人照養問題
經建會完成最新人口推估,台灣人口將從民國112年轉為負成長。另外隨人口老化,116年開始,每兩個人就要撫養一個老幼人口。而目前,我國零到十四歲人口比率持續下降,而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比率持續上升,人口高齡化程度愈來愈明顯。
這不得不提醒我們,我國馬上就得面臨老人的照養問題。未來的年輕人,勢必無法像我們這一代即將邁入高齡社會的人一樣,有比較多的兄弟姐妹,分擔照顧年老的父母親。
政府必須把醫護重點擺在老人安養院的設立。目前我們國內,公立的老人安養院還很少,而私立的養老院只留於照護的形式,只注重的是老人生理的三餐外加便溺處理,換句話說:只要讓他們活著就好,根本無視於老人的身心復健。許多家庭因此不得不申請外(傭)勞,但其實並不容易,也未必符合老人的需求。在國外,環境幽雅,有醫護人員照料的公立老人養老、照護醫院很多,這應是衛生署和社會局以後應努力規劃的目標。而且,在台灣對還可自由行動的老人的居住、學習或休閒的硬體環境缺乏,軟體內容亦不足,如日本「老人住宅」、「長青大學」、「銀髮族者社區」…..等也很缺乏,我們覺得,目前許多衛生所,幾乎都可以逐步擴建並擴充其功能,做為各區或各鄉鎮的老人照養醫院;各區的里民活動中心,或因招生不足而空出許多教室的幼稚園或小學,也可部份區隔改建為老人活動中心或長青學苑等。
人口老化既是一種數十年內的趨勢,政府就應未雨綢繆,迎向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