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品德教育外縣市交流活動參訪記
11月24日七點多就到達尚義機場,由專人辦理報到手續,搭乘「立榮航空」客機,於約十點鐘抵達台北松山機場,由專車迎接直往第一站參訪【台北市福安國中】展開這一次的觀摩交流活動。台北市立福安國民中學是2010親子天下全國品格教育典範學校,校長施俞旭為人風趣、自信,親自帶著福安團隊以鑼鼓迎接我們,他說自己跟金門有很大的緣分,在金門服過兵役,施校長很特別的用「金門是塊寶,社子島風情好」作為開場白來為我們做介紹;在簡報的影片裡還讓來參訪的翁老師驚喜的看到了阿嬤的相片喔!福安國中是台北市社子島目前唯一僅存的中等學校,全校9班學生140人;校園風景秀麗,前有觀音山,旁有基隆河,雖然島上工廠林立,交通不太方便,學生超過五成皆屬弱勢家庭,但學生還有專車接送,真是公立的貴族學校。施校長的本科是生命科學,他的領導是以「人」為中心,強調老師的智能一定要提升,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福安國中以『尊重、孝順、責任、感恩、誠信』作為品德教育五大核心價值,讓孩子從做中學,養成良好的品格教育,讓孩子能「知善、樂善、行善」。這所品格教育推手學校讓我看到有限教育資源創造出無限教育的可能,孩子也不該有弱勢,沒有弱勢,人總有強項,找出孩子的強項,原來才是教育的最大核心價值。
來到參訪的第二站│台北縣土城國中,已是下午2點7分。陶道毓校長特別安排了他們學校的三個班級實施品德教育現場的教學觀摩,我看的是804班的黃老師以助人為核心價值,觀賞「蜜蜜甜心派」影片│「朋友」、「姊弟情深」來探討如何給人有尊嚴的幫助。黃老師還在班上推動「觀功念恩」(就是觀察別人的功德,感念別人對我們的恩惠),培養孩子因為感恩而知福,因為感恩而惜福,進而做個幸福的人,給了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土城國中一連推出了許多有意義的活動:「抓龍小站」│幫老師按摩,「愛的抱抱」│給老師一個感恩的擁抱,「愛的發聲曲」│大聲說出對老師的感謝,「宅急便」│寫封信感恩過去教過你的老師…等進行全方位品德教育,成立品德教育小組,融入各領域教學中,並運用服務學習來實踐品德教育。「台北縣品德教育實施方案」訂定了十個核心價值,分別為「公德」、「合作」、「責任」、「助人」、「尊重」、「關懷」、「正義」、「誠信」、「感恩」、「反省」來進行品德教育,達成「好教、好學、好品德」的目標。
次日起了個早來到了素有「世外桃源」美譽之稱的台北市萬芳國民小學,校地面積3.5ha經過歷任校長的努力經營,如今已成台北市文教區頗受好評的優質學校之一了!值得一提的是萬芳國小在第二任校長吳國基先生於81年7月與金沙國小當時的吳啟騰校長締結姐妹校,隨後辦理校際互訪交流已行之有年。校長戴秀華告訴我們99台北市品德核心價值網路票選結果前五名是:尊重、孝順、責任、感恩、誠信;這與前述社子島上的福安國中五大品德教育核心價值完全一樣。他們有最優質的行政團隊,重視教師專業成長,共同致力營造「愛、尊重、關懷」的校園環境。接著來到了第四站│「台北市康寧國民小學」受到了連德盛校長別開生面的歡迎儀式,水桶樂章的「桶鼓」│用大小水桶、垃圾桶來當鼓,實在令我對節能環保的做法大開眼界,連校長排定與學生午餐約會,讓老師配合導讀活動,推動品德教育,學校進行「品德小劇場」的討論、思考、論辯……激發學生對核心價值的認知;做好親職教育並將品德教育帶入家庭與社區。訓導主任彭雪茵主任說:「對自己負責,為別人著想,就是優秀」足見康寧國小品德教育的推動是從知道│>做到│>普遍化;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從心│〉態度│〉習慣│〉人生,因為品德教育並非教條或灌輸,是讓學生參與,進而學習思辯。
下午來到參訪學校的最後一站│台北縣新店市青潭國民小學,羅美雲校長說青潭國小有著50班的規模,卻是24班的學生在享受,鬧中取靜,都市中卻有著鄉村的純樸,學校的學生少有爭吵。青潭國小的行政團隊將品德教育做了SWOTS分析,透過親職講座增加家長的認識與重視,老師經由6E教學法,將品德融入閱讀教育;並藉由童軍團日行一善,發揮影響力,改變而讓孩子向善。藉由誓死護學生的偉大司機故事闡述「負責」的核心價值:九族文化村旅遊偷口琴的小學生說明「知錯能改」的可貴,讓我看到了推動品德教育真的是一種有能力的愛。在這裡又認識了台北縣興南國小李春芳校長和育德國小謝治平校長,他們倆個恰巧都是跟我同梯的無緣同學喔!李校長給了他的寶貝理念:「感動教學法」透過發自內心的感動,自然會有好品德,謝治平校長也強調品德教育是從「自己」做起,從「一件事」做起。關愛因需求而開始,徹底把一件事做成功,然後延伸就有無限可能。金門的宗教觀念濃厚,是一種楷模學習;金門的文風鼎盛,是一種優勢,因地制宜,不同的文化背景,是應有不同的刺激,但品德教育雖有不一樣的歷程,卻有相同的終點站。
有人說:「九年一貫課程是一種缺德教育」,往日尊師重道的鄉土農業社會,小學教材的「生活與倫理」,中學的「公民與道德」如今已不復在。我們都很清楚品德教育必須與生活相結合,但是該怎麼做才能真正落實呢?現在的社會是不是少了以前農業社會時代的那份溫暖?我們的週遭有沒有覺得好像還欠缺些什麼呢?「尊重、關懷、責任、誠信、合作、感恩、孝悌、反省、正義、助人、公德」等核心價值對這個社會的祥和與否的確有著莫大的關聯,願大家都能以美好的心欣賞週遭的事物,以真誠的心對待每一個人,以負責的心做好份內的事,以謙虛的心檢討自己的錯誤,以愉悅的心分享他人的快樂;以喜捨的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以不變的心堅持正確的理念,以寬闊的心包容對不起你的人,以感恩的心感謝所能擁有的一切,以無私的心傳承自己成功的經驗,以平常的心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以放下的心面對難以割捨的事,分享人生積極正面訊息,創造宇宙和諧快樂能量,相信這個社會乃至於整個世界的明天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