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臺灣第一學府破壞航空史蹟

發布日期:
作者: 鄭長庚。
點閱率:944

本地航空迷幾乎都知道,國立台灣大學校園裡,有一架廿多年前由國防部贈送台大機械系實習的除役美造F-100A超級軍刀機,是臺北市區開放性公共空間裡唯一陳列的除役戰機,這架西元一九五三年出廠的戰機被棄置於台大校園內,機身布滿低俗不堪入目的塗鴉,空速管早已消失,座艙罩與發動機被棄置於地,座艙擋風玻璃與儀表板全被破壞景況悽慘,與周遭台大校園裡一棟棟美輪美奐新大樓對照極不搭調,甚至被許多台灣航空迷熟悉的日文航空期刊「航空迷」(KOKU FAN)月刊2009年八月號刊登的「台灣展示機」專題報導裡,被批評為「破損嚴重,作為保存機的價值低」,丟臉丟到國外貽笑大方。
  不知是否事出湊巧,在這篇外文報導曝光後,台大校方以興建社會科學院大樓為由,前年七月二十一日(「七二一」空戰五十三週年)將這架古董戰機拆毀當成廢五金處理,雖被台大學生會出面制止,但這架超級軍刀機卻已被電焊截斷尾翼和起落架,殘破機身癱在水泥地上嚴重毀損,復元工作遙遙無期。台大校方主事者破壞歷史文物的無知顢頇行徑,令許多本地航空迷痛心疾首。
F-100 為世界航空史第一種超音速戰機,西元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期間,我國空軍經由美國軍援獲得。我國空軍共獲得137架,曾配備於有「皇家空軍」稱號的空軍嘉義聯隊與創下世界空戰史上第一次使用導向武器(響尾蛇空對空飛彈)歷史紀錄的新竹聯隊,包括我國僅五個國家空軍曾使用過同型機,我國更是唯一曾使用該型戰機的亞洲國家,西元1984年於新竹基地除役,使用時間超過四分之一世紀。根據本地航空史家統計,F-100在我國空軍服役期間損失超過50架,廿多位飛行員殉職。F-100也是我國空軍第一種超音速戰機,是冷戰高峰時期台海兩岸關係、台美關係的歷史見證。日本航空迷要欣賞F-100還得大老遠跑到台灣,不識貨的台大校方卻如此糟蹋歷史文物。
  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公有古物由保存管理之政府機關(構)管理維護。又根據前年政府頒佈的「國防文物及軍事遺址管理實施辦法」第三條第一項規定,航空器亦屬於「具國防教育意義而不屬檔案性質」之「國防文物」範圍,前揭行政命令之第三條第二項亦規定「國防文物之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複製及監製或其他應遵行事項,準用文化資產保存法之相關規定。」全民國防教育法第十一條條文也規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妥善管理各類具全民國防教育功能之軍事遺址、博物館、紀念館及其他文化場所,並加強其對具國防教育意義文物之蒐集、研究、解說與保護工作。」就文資法與全民國防教育法而論,行政院文建會、台灣大學校方恐怕都有失職之嫌。
  同屬國立大學,為何同樣以理工科系見長的成功大學、中興大學,乃至設有航空科系的私立淡江、逢甲大學,縱使預算遠差台大一截,都還能妥善愛惜國防部贈送的除役軍機,保持完整外觀展示,為何經費居各臺灣大專院校之首的臺灣大學,校園裡卻容不下一架除役戰機存身,甚至被當成廢五金拆毀去之而後快?國防部與空軍對自己捐贈的除役軍機悽慘下場,是真不知情,還是對臺大校方破壞國防文物行徑無可奈何?如F-100A般產量稀少(總共僅203架)的罕見機型,在國外會被當成航空博物館爭相蒐羅的寶貝,眼見許多比F-100更古老的軍民用航空器,至今還在歐美國家天空展翅高飛,這種尊重歷史的作法,與台大校園內這架曾捍衛台海領空,卻已面目全非、下場悽慘的F-100形成鮮明對比。
  臺大是臺灣高等教育龍頭老大,集政界與社會寵愛於一身。出過三位總統不說,放眼藍綠兩黨黨魁等政壇要角不乏臺大校友,然而臺大近年來的許多表現令人搖頭,除了某些畢業校友的貪贓枉法脫軌粗鄙言行,令台灣社會陷入不安與對立分裂外,臺大校方向大企業爭取捐款,大興土木建築新校舍,陷入開發與擴張主義迷思,整個台大校園淪為一處新舊雜處、景觀突兀的大工地,讓臺大金字招牌的社會形象評價,在公眾眼中一落千丈。諸如此類充斥銅臭味向錢看作法,展現的又是怎樣的高等教育理念?就算臺大擠進世界高教「百大」之列,對台灣社會公眾來說,又有什麼啟發性與正面意義可言?也暴露缺乏人文歷史素養陶冶的臺灣高等教育嚴重失敗。
  身為臺大校友的馬總統曾云:「建築物只能使城市變大,唯有歷史文化才能使城市變得偉大。」同理,臺大校園裡一棟棟美輪美奐的高聳大樓,乃至量產汗牛充棟、成篇累牘與國計民生渺不相關的象牙塔學術論文,都不會使台大的聲望變得崇高偉大,唯有豐富的歷史與人文素養精神遺產,才是臺大贏得臺灣社會尊敬的憑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