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讓亂丟垃圾合法化﹖
鼓勵國人落實「垃圾不落地」,是政府長年以來推動環境保護的基本目標,該政策之成效可作為判斷某區域文明程度的標準,因此小至社區、大至國家皆致力於實踐該目標,例如在金門即隨地可見「金門是我家,整潔靠大家」等標語,藉此提醒民眾維護環境的重要性。
儘管政府的美意備受肯定,但在推動的作為上卻有其不足之處,除了無法落實垃圾不落地之宗旨外,同時也引發社區住戶之間的鄰比情節,造成鄰居之間情感的惡化,更使得環境髒亂不堪、生活品質下降,例如金寧鄉公所對於住戶之垃圾處理,是採定點的方式收取,此種方式雖然比其他種方式有利於工作效率之提升,但卻也造成該定點環境的髒亂,嚴重影響附近住戶的生活品質及個人權益,因而引發住戶的強烈不滿。
「金門是我家,整潔靠大家」不應該只是口號,更不應該將工作效率放置於政策目標之上,而是必須要有正確的配套措施,在工作效率與政策目標之間做出適當的權衡,否則將造成本末倒置的現象,不僅無法落實政策目標,還會使得垃圾問題更加嚴重,因此相關單位應積極研擬解決辦法,而非姑息此陋習在社區間蔓延。
此外,相關單位也應加強「垃圾不落地」之宣導,並建立民眾對社區的認同感,強化居民對於社區環境的維護意識,因為居民若無法在其居住的社區落實整潔,我們又如何期待其為金門的整潔而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