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離島醫療品質不佳民眾也有責任

發布日期:
作者: 佚名。
點閱率:1,273

最近離島醫療負面新聞激增,離島醫療品質低落似乎是個不爭的事實,大家都期望有其他的單位可以來「支援」離島,但是帶來了本島的醫療,就有比較好嗎?離島就只能一直期望別人支援,而無法自立自強嗎?
就以一位金門縣民的角度看離島醫療,的確非常不足,連感冒都拖了一個月還治不好,更別提胃出血、腦震盪或是腦缺氧這些複雜的疾病,但是好處是,看醫生不用錢,拿藥不用錢,掛號不用錢,但是為何要看不用錢卻治不好病的醫生?從醫療人員的角度看金門醫療,第一線的醫療人員,總是被當成大家不滿的砲灰,常常聽到「就是因為這裡醫生很差,我們才要去台灣看」,或是「台灣都怎樣怎樣,金門卻都怎樣怎樣」,的確,金門的醫療單位內部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服務品質、感染管制等等,但是民眾都不需要為此付出一點責任嗎?
不曉得有多少人知道這項事實│醫療本身就是一項集體的知識之大成。在一項疾病被確診出來之前,需要多少的實驗、證據、症狀及排除了個體差異之後的結果,本來就不會是某個醫生說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又某個症狀出現不一定是連到某個特定的疾病,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質、工作、生活方式,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及痊癒的進程,每個人都不一樣。而有競爭才有進步,這句話也適用於醫療,每個人看同樣症狀的角度都不同,唯獨互相討論才能逐漸進步,若一個單位只有一位醫生,那勢必沒有進步的空間,這是必然的。為何在醫學院念書時可以,在工作時大家都逐漸驕傲起來,不願意聽別人的意見,更別說是聽醫事人員的意見了,但殊不知,醫事人員因受了執行醫療行為的訓練,就經驗來說,是比醫生多的,醫生與醫事人員的角色,不應是上對下,而應是平行的,這也是整體台灣醫療體系的毒瘤。
我看到的金門就醫民眾,有很多人是來看免費醫生的,全台灣現在還有哪裡可以有免費就醫的機會呢?但是這真的是好的嗎?政府的補助是否下錯地方了?常常聽到病人在叫囂「我有繳健保費!這是我應得的!」但是難道住在台灣本島的人都沒有繳健保費?都活該要看一次醫生加拿個藥需要花個四五百元?而且還不一定是在你所謂的「大醫院」。另一個重要的觀念即是│醫療並非義務服務,這就像念了電子專科,去電腦公司研發智慧型手機,就賣得了很多錢,賺的是什麼?是專業,醫療也一樣,但是因為醫療是關係著生命的事業,所以即使儀器很貴、即使醫療課程很貴、即使醫事人員的學費很貴,我們還是打著便宜醫療的招牌,害到的不是民眾,卻是在當中服務的醫療人員,而大家就用「本來就應該要為民服務」的這句話,壓垮了這群連勞工都不是的工作人員,別忘了,我們也是人。的確,我們受到的訓練即是教導我們要為民服務,但是不應該將心比心嗎?我今天到這裡為你服務,卻受到大家像喊狗一樣的叫來叫去,就醫規則大家都不願意遵守,只貪圖自己的方便,以為自己很有正義感的為大家發聲,殊不知規則的背後,就是有更多貪心的人才成就了這些規則,因為我們必須繼續維持公平就醫的原則。醫療是專業,大家卻因為對金門醫療的不信任,覺得「反正不用錢」而踐踏我們的專業,您可曾想過,跟台灣的醫生及醫事人員一樣,我們不都是在台灣或者是更好的地方受的訓練嗎?曾抱怨我們是「公務機構」而「太」準時下班,但是您是否有想過,我們加班沒有加班費,護理師常常因為加班而三餐不定時,而搞壞了身體,若今天是你,你願意嗎?為何大家工作意興闌珊、工作態度差?因為我們得不到尊重、得不到工作該有的成就感與報償!勞基法規定,延長工時需要按平日薪資加給,但是我們不僅不能加薪,號稱加了離島加給的薪水甚至比本島低!說我們比台灣醫院清閒,若是忙卻忙得有價值,那忙一點又何仿?但亦並非每個人都這樣,我們仍感謝真心向我們說謝謝的人,無論是誰,都會因此而更有繼續工作的動力的。
金門不願意花錢請好醫生、好治療師、好醫檢師、好護理師、好放射師……,只一味的覺得補助大家看病不用錢即可解決問題,但是卻造成了金門民眾就醫心態扭曲,就某科每周的病人量,一人只要以五十元計,一周就是一位醫事人員一個月理想的薪資,但在這當中,有多少人是衝著不用錢而來的?又有多少人在這當中覺得,我若是花這掛號費會花得很值得的?金門醫療資源缺乏,或是醫療資源品質議題,不只是政府或醫院應要設法的,而是服務提供者及被服務者都應三思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