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朝野政黨相忍為國
五月二十號是新任總統就職日,本應是薄海歡騰普天同慶,「五二零」更會讓人聯想到一句頗富感性氣息的諧音「我愛你」,如今卻眼見民間社會傳來杯葛馬總統連任就職的示威抗議聲浪,被拿來當作揶揄、臭罵、叫囂、遊行反政府的指標,令人哭笑不得,既悲哀又反諷。
憑良心說,馬總統前面四年任期內的政績,除了降低台海兩岸關係對立緊張氣氛尚佳外,其他方面只能以平庸來形容,對除惡務盡,廓清扁、李二人統治20年間陷台灣整體發展於封閉鎖國、停滯不前的一堆秕政瞻前顧後,怠於興利除弊,令不少當初投票支持馬總統的選民大失所望,雖中規中矩卻乏善可陳,但筆者更不樂見執政八年期間一切泛政治化,把愛台灣口號當成掩飾無限上綱,吝於道歉反省淪為陳水扁貪腐統治共犯結構的民進黨與蔡英文重新執政。許多對馬總統與國民黨不滿意的選民其實是基於這樣的動機說服自己再給馬總統與國民黨一次機會。
曾有國外的政治學者研究選民投票行為,把選舉比喻成「從一群爛蘋果中挑出一個較不爛的蘋果」,剔除自己較厭惡的政客,兩害相權取其輕。民意如流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馬總統的執政團隊與國民黨要戒慎戒懼,一月間的勝選某種程度是建立在多數主流民意對扁與民進黨倒行逆施的貪腐統治記憶猶新基礎上,不宜被視為肯定馬總統和國民黨前面四年的施政表現。
從大選過後到五二零這四個多月過渡期,台灣面臨諸多內憂外患,國際情勢杌隉不安、中東情勢導致帶動油價攀高,歐債危機持續惡化,國際金融與經貿市場山雨欲來,不少意見領袖警告馬政府要及早因應未雨綢繆。但政府才一推出反對聲浪即排山倒海,政府決策步調紊亂,陷入父子騎驢進退維谷,五二零前的「倒馬」、「撤陳」聲甚囂塵上,馬政府幾乎成了無能昏庸的代名詞。台灣社會瀰漫悲觀與分歧的氣氛。
打開報章雜誌電視媒體,充斥著嚴厲批判政府的聲音,批馬反政府幾已成全民共識,媒體與在野的民進黨批評指控不乏言之成理者,但多數是見縫插針乘機煽風點火,同樣束手無策,提不出更切實可行的政策,於事無補治絲益棼。政客勇於內鬥火中取粟,不僅讓台灣一如陷入無政府狀態的希臘,成為國際社會笑柄,更可能被外人視為國際孤島與困獸之鬥。
共體時艱相忍為國古有明訓,筆者誠盼朝野兩大黨能否少點一黨之私的權謀算計,拋開對立停止惡鬥,以蒼生為念把國政擺中間,對諸多正在蔓延惡化的危機問題共謀因應解決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