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千萬別把小孩當成出氣筒

發布日期:
作者: 語晴。
點閱率:862

身為3個小孩的媽,我必須承認,我真的真的很想打小孩,當他們不斷的無理取鬧,哭鬧不休,當我輕聲細語轉為高八度的大吼大叫,當觸犯「我」這大人所訂的原則,當小孩重複已告誡多次的錯誤行為,一而再,再而三的屢勸不聽……,然而我卻怕只要開始拿棍子用「打」來取代所有教養的方式,從此教養變成管教,有效的方法變成一種,我也害怕打小孩成為自己情緒發洩的工具,或控制不好變成歇斯底里。
我一直在質問:小孩被打後就會乖乖就範,是因為明白道理而願意接受教誨?還是害怕棍子打下去的疼痛?真的要打嗎?打在兒身,傷在我心,痛在心坎裡。
小孩在成長過程當中,不斷的模仿大人的身教與言教,並且包含父母的一舉一動更是小孩模仿的原動力,記得有段時間我是這樣管小孩的:「小明快閉上眼睛睡覺,不然我就拿棍子打你」,「小白玩具快給我收一收,不然媽媽把玩具通通拿去丟掉」,「小偉快來吃飯,不然媽媽改天不帶你出去玩喔,「………,後來當我在罵小孩時,他們會對我說:「你再說我就打你喔!」,「你給我出去外面睡覺!」,「我要把你的手機用壞掉!」,這些話聽到我耳裡,除了難過還有更多的擔心,小孩怎麼會說這種話,害我的心好痛。
想了很久,原來問題出在自己的身上,當大人用正面字眼表述或用威脅的方式跟孩子說話,往往他們就很快學會同樣的思考模式,於是我開始學會另一種表達方式,「小白你今天很棒,飯飯吃很多,來吃一點水果;小明飯飯吃完等一下帶你們去坐車車,小偉你今天表現很好,等等給你一些獎勵」………,我也開始練習說話前先思考,這樣的說法能達到我要的目標嗎?怎樣說才知道爸爸媽媽是愛他們的,可是他們的行為是需要改善的,不斷的自我改進,同時,發現小孩也因我的變化而慢慢的改變了,我們的關係不再【緊繃】,不再動不動一方怒氣沖天了,另一方大吼大叫的哭鬧,小朋友是天真無邪可愛,其實是可以好好溝通的。
爸爸媽媽請不要將「嚴格管教」、「打罵教育」畫上等號,或將愛的教育視為放縱,這中間的教育方式,想必有許多可以再研究,再努力的地方,當你抬起手打小孩之前,請先想一想吧!打在兒身,疼在你心,你捨得打他們嗎?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