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納悶的事

發布日期:
作者: 小葉。
點閱率:787


我們的「路」又怎麼了呢?又開始「挖」,挖到連走都不知要往哪裡走才好?又是「污水」嗎?不知道,只好一次又一次的看它挖了,接受一次又一次的不方便。
某天早上,他從台北回來,因為等不到我而改搭公車,可是原本會經過家附近的公車這回改駛另一個方向,於是他只好從金城走路回來,沒想到的是,過二天要從金門到台北去,一樣在定點等公車,這一回等不到公車到機場,問了之後才知道公車不會經過這裡(問另一線的公車司機),情急之下又招不到計程車,只好匆忙的走往金城的方向,走到轉彎的工地附近腳拐了一下,後來招到了計程車,幸好來得及搭機,可是不但花了計程車錢,又得忍著腳痛好幾天了。
路又挖實在是造成諸多不便,希望早日恢復便利的通道、傳承很多工作,為顧及新手上任,對業務不熟,所以有所謂的「傳承」,這樣的思維當然很好,可是如果有沒想到的也要考慮一下呢?就學校業務屬性而言,教導、教務、訓導(學務)或生教、輔導都有這方面的研習嗎?還有總務有沒有呢?
看看哪一處組人事的流動率最高?這是有統計數字可查的唷!
路口的紅綠燈
在一些路口有紅綠燈可以提醒來來往往的人留意,當然也可以讓行車更為安全,可是是不是每個路口的紅綠燈都可以清楚的被人看見呢?那可就未必了,在白線前停了下來,是為了等另一方向的人車經過,可是有的時候,有些路口是視線不明的,或者要來一次路口「總體檢」,才不會讓它的設置功用大打折扣。
為難與難為
人生很多時候是「不如意」的,就好像可能無緣無故的到了某一個位子上,就好像不少時候大家都是想要解決問題,可是基於個人的「原則」,對自我的考量,所以寧可「高高在上」的堅持己見,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執著,於是更想看見出口的人就陷入「兩難」,左右為難之下,怎麼做都不對,好像是「燙手山芋」找上了自己。
往好一點的方向想,問題是人製造出來的,理當是有解決的方法才是,或許最終結果會是好的,但是過程的煎熬總讓人無法釋懷,自己像是掉入無底洞,走到了像是無法自拔的困境,心是累的,一直在磨……。
唉!為什麼人總是在為難人呢?
資源回收
各個鄉鎮都在力推「資源回收」,我們也很努力的配合著,習慣養成了,為環保盡一份心力是唯一好處,但是每天看著一張一張的摸彩券,老人家總會抱著一份希望,尤其「聽到」別人摸到了大獎,有時候我在想,能有個小獎,甚至是「安慰獎」就不錯了,沒想到一年多了,一樣是一場「空」,什麼都沒有。
聽說有人的奶奶都是收集那些沒有中的摸彩券到縣政府換「香皂」,很想問真的嗎?我們是金寧鄉的,也可以嗎?如果可以到哪兒去換呢?本來做資源回收是應該的,可是如果別人有大獎可以拿,而我們最少有個小小獎勵吧!
一位難求
又到旅遊旺季,機位實在難求,當旅行團一來,我們這些「散客」該站在哪個角落?真不知「方便的空中交通」這時又是如何的不方便了。訂不到位子,只好候補,看著「訂位客滿」的字樣,只能祈求好心人沒來有個機會候補到,但是那還得自己是寫在前面,或是有特殊身分的卡,唉!一班一班的等,那種累實在折磨人。
計畫好的行程常因「它」而打亂--濃霧來襲,當逼不得已要受困機場,真不知如何是好?看著「能見度」的高高低低,一顆心跟著忐忑不安,人潮不散,飛機不動,心情越來越慌,很想放棄卻又不得不堅持,因為接下來有接下來要做的事,只好請假、延後、取消,唉!又是無奈!
長期居家照顧
我們家有申請居家復健服務,意即一段時間(我總搞不清楚多久來一次)會有醫護人員前來協助家中的長者,尤其是在旁幫忙的外籍看護,可是好久了,怎麼好似斷了線的風箏無消無息的,好想知道為什麼?如果我們可以知道他們何時會來,至少有個心理準備,也比較安心。
我相信他們的專業,也感謝他們的協助,可是如果不明原因的結束被照顧,心裡總會胡亂猜測,他們定期的前來不管是訪視、指導復健,對我們而言都是需要的,家中長者也的確期望他們的到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