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推動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全民共識

發布日期:
作者: 何應權。
點閱率:827

金門,對不住在金門或不了解金門的人來說,它是一個歷經戰爭洗禮的小島,談世界文化遺產可能都圍繞在「戰爭」上,金門文化何止於此小小的一段過往歷史啊!
身為金門人,不能不明白金門的價值,就地理位置言,他是閩南人過渡台灣的踏板,就兩岸戰爭言,他是反攻大陸的跳板,就南洋的華人世界言,他是辛苦奮鬥前輩的原鄉,就建築史言,他匯集了人類閩南四百餘年的住宅形式。金門,從過去的歷史文獻看,他有不可取代的歷史地位,尤其在戰爭的混亂時代,從五胡亂華的南遷避禍、明末清初鄭成功反清復明的據點、國共對戰蔣介石的反共堡壘、兩岸和平磨合統一的過度點,都是無可替代的角色,因此,把「金門戰地文化」當成「世界遺產」的潛力點是把金門的價值看扁了。
推動世界遺產登錄作業有其現實層面的困難,但敬愛的金門鄉親們!就如同推動世遺審查委員林會承先生說的,推動世遺登錄工作是一個手段,目的是喚起全民對文化資產保存的共識。「文化保存」不應只是重視過去的舊文物,更重要的是它的啟發價值,文化資產保存應回到如同博物館的主要目的:「改善人類未來的環境,讓生活更好」。「文化」有不可取代的價值與獨特性,我們要從文化的演變與歷程找到證明與教訓,去蕪存菁的篩選可以為我們所用的訊息,而不應只是單存的物件保存與文獻記載。
就在我們花經費推動施政目標的同時,也要有為時代定位的遠見與抱負,倘若,這是金門維持既有優勢的重要工作,你我都有責任與義務共同來努力,金門縣政府就不應只是文化局一個文化資產課課長和承辦人的事了。「文化」既是人類活動所有點滴的精髓與紀錄,它的保存概念就應該是全面性的,我們期望藉由「世界遺產」的價值喚起共識,在施政計畫各個層面能多一點關注「文化保存」的作為上,不要再有類似僅為一條農路差一點毀了四千年的貝塚遺址、為了填海造陸而不去關注養活金門先民四千年的石蚵埕。提醒鄉親認真思考,在經濟發展的背後,「文化底蘊」才是永續發展的基石,「文化保存」必須現在就做,不容等待啊。
鄉親們!不要把文化保存的希望只寄託在縣政府的官員身上啊!金門的文化價值是我們引以為傲的資產,我們要比任何人更關心它、保護它、珍惜它,更要讓它發揚光大,抬起胸膛跟你的親戚朋友推薦金門文化是多麼值得品味的啊!期待「文化保存」是無藍綠界線、派系之分的永續事業。
(作者:金門縣社區規劃師協會理事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