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人的天
金門人的天是浩瀚無邊無際的,因為金門人大部份分散在台灣及東南亞各地,少部分人在中國大陸奮鬥,所以,地球上的金門人頭頂著的天是蒼茫無際的,既然生生世世面對這淵淵其深、浩浩其大的宇宙,自然會孕育出金門人寬廣的心胸。而金門人的傳統思維,亦來自悠悠歲月先人智慧的積累。
金門人既然得天獨厚,但是,住在這個蕞爾小島的居民們,是否有寬廣的胸懷?是否懷有仁民愛物的心?是否有悲天憫人的慈悲?在金門宗親的長輩裡看不到現實的社會帶給子孫的壓力,因為長者長時間生活在鄉里鄉村裡,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家族的面子比什麼都重要,因此;子孫因急用資金而需要去賣土地以應急,在家族長老者視為不孝,是不可以的,是敗家子的。筆者有親戚在民國47年823砲戰時遷至台灣,上一代已仙逝,這一代的男主人最近因病過世,留下妻子與兩個兒子,男主人一生執教兩袖清風,兩個兒子成家立業後需要購買房子,提出申請優惠貸款或補助,然因其名下在金門尚有多筆土地及老舊房屋,而無法取得該項貸款,且每年還要繳交土地稅,兩個兒子希望變賣其中土地以籌購屋資金,此舉卻遭家族長老強烈的反對而作罷。雖然,多筆土地及老舊房屋是兩個孩子的名字,卻無法予與動用,結果是孩子的壓力過大,造成大兒子因公司強迫休無薪假而繳不出房貸,經濟壓力影響夫妻感情,最終以離婚收場。價值上千萬的多筆土地及老舊房屋,如今,荒廢的土地雜草如人高,瓦破牆倒的老舊矮房屋,矗立在四周高樓之中,低吟著孤獨的寂寞;持有者無權利用之,且須持續自己繳交土地稅。年長者只顧著自己家族的面子,卻用不孝的大帽子壓著孩子,後來這兩個孩子跟我說:我怎麼這麼倒楣生為金門人,我恨死你們金門人了,聞言無語。這兩個孩子都在台灣成長,未曾回來金門,金門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所以他們是不會回來的。荒廢的土地與老舊矮房屋將持續保持現狀,十年、五十年之後,雜草更高,片瓦不存;這就是金門人愛面子的後果,屆時,上述的土地與房屋將嚴重影響金門爾後的整體發展。或許,長老者住在福利最好的金門,不知道在台灣生活是非常艱苦的。您們顧著了毫無意義的所謂面子,卻給孩子們殘酷的無奈啊!這是金門人的胸懷嗎?還是有識之士都被長者所綁架了?死鎖傳統思維終將鎖死金門的發展。
再者;豪華的殯葬儀式的排場與陣仗,每周都在市區上演,君不見現在金門人「走」的時候,其排場與陣仗,一家比一家更豪華、更講排場、送殯儀式更冗長,逝者已矣,再豪華的排場對逝者有什麼意義呢?這就是愛比較,就是要面子,這個面子浪費了多少的資源?花費多少的金錢換得毫無意義的面子?上個月某天筆者帶團在總兵署前,看到送殯隊伍經過,有一台灣旅客問我他們在做什麼,我說是送殯者在遊街,她說我還以為在拜拜呢?接著她又說:你們金門人這種排場很特別,好像在辦喜事,吸引很多路人在看熱鬧,沒有一絲哀戚的氛圍,這點跟我們台灣不同。我跟她解釋說:我們金門人互相都會比較誰家的排場大,排場越大表示越有身分地位,越有面子,家族越有光彩,如果太寒酸會被鄉里鄉村的人指指點點、說三道四,什麼不孝啦、了然啦(閩南語)。我接著說因為我們金門的福利好、閒人太多、閒話也多,不像生活在台灣的百姓,每天都在為三餐打拚,哪還有空閒去管隔壁老王他媽媽要嫁給誰?可是金門長輩太重視傳統,自以為擁抱著是千年道統,是聖旨,是不可侵犯的規矩,不可忤逆的法條;宗親的面子,家族的面子遠超越個人的得失榮辱,傳統的思維,牢牢將金門人圈囿在如井之天,自詡大儒朱熹的傳人,金門人不是該懷有仁民愛物的心嗎?是否應有悲天憫人的慈悲?
金門曾受大儒朱熹渡海來金講學,自此金門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有「海濱鄒魯」的美譽。但儒家思想讓金門人根深蒂固,男尊女卑,囿於傳統,頑固不化,坐井觀天,抱殘守缺,朱老地下有知,全球華人唯金門人還緊緊抱住千年道統,迷信鬼神於傳說,以豐盛的祭品祭拜祖先或不可知的茫茫冥界,求取家庭成員的平安、健康與財富,朱老是否悔傳儒家思想給浯洲子民?是否心痛浯洲子民的無知?是可憐還是可悲?或者您忘記告誡子孫,凡人世事,當因人制法、因地制宜、因天制順、因時制變啊!
明天日頭依舊升起,上述的戲碼照樣上演,公祭依然冠蓋雲集,以銀子築起的面子,讓逝者不瞑目,讓生者風光之後,得到了什麼?逝者已矣,生者何用?金門人的天依舊如井之天,明天,我們能期待那個毫無意義的面子讓子孫過怎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