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年金收支失衡隱憂檯面化
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表示,國民年金依法規定要調整費率,但會挑個較好時機實施新的費率方案,也會考量如何協助中低收入民眾。
國民年金制度自從四年前正式上路,費率已調漲過一次,依法每兩年可調升保費費率百分之零點五,費率上限為百分之十二。凡是未參加各種社會保險者,如家庭主婦、失業民眾等,都須強制加保國民年金,但由於現行的國民年金法並未訂定罰則,因此繳費民眾比例僅約一半左右,繳費比例持續減少,欠繳年金保費者大有人在。政府似宜正視國民年金制度在執行層面暴露的問題,莫使弱勢族群失去照顧,大悖引進國民年金與建立社會安全制度體系本意。
筆者眼見國庫債台高築,政府負債如雪球般愈滾愈大,加以國民年金財務控管不佳,與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少子化趨勢逐漸惡化,長此以往試問國民年金制度要如何永續經營下去?當下許多人在失業情況下,連健保費都繳不起,況乎國民年金?對青壯年齡受薪階級來說,等到自己老到符合支領國民年金資格的時候,能否領得到年金恐怕都還是問題,政府主管機關如何改善國民年金收支財務結構,和提升民眾繳費意願與投保信心,遠比調升年金費率來得重要,唯有讓弱勢族群加入保險,才合乎建立國民年金制度照顧社會公眾福址的立法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