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禮之島─三好運動
今年9月份,我的一位長者-花蓮四維高中董事長黃英吉先生應金蓮淨苑之邀,到金門對縣內中、小學校長演講,內容談的是三好運動,受到廣大迴響,我與黃董事長認識多年,感情深厚,待我情同手足,凡事提攜指正,有嚴兼慈,我對其所推行的運動,也有諸多認識,尤其他所領導花蓮四維中學成就斐然,有目共睹,所以今天,我忝以拙筆,想介紹我所認識的黃董事長與其所推行的運動,希望藉這樣的介紹,喚起金門鄉親共鳴。
三好運動,講的是「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濫觴於佛光山星雲大師對社會的一種責任與期待,黃董事長原本年輕時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因緣分接近星雲大師,深受感召,並且認為「好」就是禮的行為,起於每個人心善的根本,透過人與人的交際互動,就像是一顆種子,藉由眾人的培養灌溉茁壯,而用來施肥培育的養料,正是我們說的話、做的事,正因為我們的一言一行具有感染與推散的能力,聚沙成塔,當所有人都響應這個運動的時候,社會自然純和良善,揚棄暴掠。
民國62年,黃董事長蒙花蓮前縣長吳水雲等人之邀,隻身由苗栗到花蓮接辦四維中學,當時校務頹圮近乎休止,學生數也僅寥寥可數的2百餘人,著眼於後山應有一座五育並重發展的學校,黃董事長遂投入教育,轉眼間,四維中學已是一間學生數2600餘人的大型學校,連續六年榮獲全國優質高中並連續二年與花蓮中學與花蓮女中並列「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殊榮,值得一提的是,董事長年輕時曾投身軍旅,校務發展的兼具軟、硬實力,其軟實力,無庸置疑以「三好」觀念為基礎,使每位學生陶冶心意(或說是品德),以行正為善,但另一方面,學校編印實踐條目,建立教育架構,小地方亦能窺見軍人一板一眼的執事不阿痕跡,我始終覺得黃董事長辦校精神,呼應著前國學大師牟宗三老師的觀點,牟老師講授周公制禮作樂的歷史背景時,曾提出周文疲鄙的觀點,意謂周朝末期社會制度崩解,倫理不彰,法治不行,亡朝旦夕之間,周公提出禮樂教化人心,由內而外,由個人推諸大眾,進而恢復並重建社會價值,開啟盛世。在這樣的理則上,黃董事長在學校瀕臨解辦時,受託振興,以「三好」運動、「五和」願景為基礎,帶領四維中學每一位老師與學生充分了解並發揮核心目標,不啻完整了小個人的成就,更彰顯大教育的中心價值,使四維中學成為後山甚至全台灣首屈一指的學校,不論辦學績效、學生品德、教學師資都能與花蓮中學、花蓮女中中等學府並駕齊驅,全賴黃董事長四十餘年來的投入與熱情,著實令我敬佩與感動。
「三好運動」並不單單只是一種個人修養的鍛鍊功夫,更是一種普世價值的追求。
聽講過程,芳旋巧遇41年前的老同學,現任金門空中大學校長李沛慶與昔日恩師楊清國老師,猶記童顏嬉戲時,倏而相見已鬢白,但彼此有太多共同的記憶與話題,言談間,芳旋提到因受黃董事長鼓勵,希望能在金門地方推行三好運動的想法,獲得李沃士縣長大力支持與響應,自卸甲後,芳旋返回家鄉,一方面照顧年事高齡母親,棉盡人子孝道,另一方面,金門是我的家鄉,生於茲,長於茲,對每一寸土地,都有深厚的感情,尤其,伴隨交通、環保、觀光等發展,金門地方經濟實力屢躍登遠見、天下雜誌等重要媒體,榮獲幸福城市第一名,在追求幸福同時,人文教育的提升是下一個世代應追求與營塑的目標,誠意盼望「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三好運動,能散布到金門每一個角落!
(作者:中國國民黨金門縣黨部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