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兵制被玩死前朝難辭其咎
民進黨日前以「勤政為民,壯大台灣」為名,舉行八年執政研討會,在國防政策議題討論方面,與會者口徑一致指控馬政府施政弱化、國防弱化、軍備不足、全募兵制成效不彰等影響國家安全。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過公共政策或歷史學者都知道,許多政策作為並非決策者天外神來一筆突發奇想的產物,了解一個政策前因後果先要有長遠的時空視野,才能釐清政策成敗責任歸屬。許多在位者的決策作為,實際上深受前人決策作為的具體產出(output) 與衍生效果(outcome)所拘束約制,衍生效果更往往是短多長空、不可逆、難以扭轉的。
民進黨指控馬政府推動全募兵制是弱化國防,然而前總統陳水扁與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兩岸關係嚴重對峙降到冰點,但扁前政府在當時擴大募兵效能不彰之際,卻每逢選舉前夕便祭出利多,宣布兵役役期縮短兩個月(嚴格說是提前退伍),使義務兵役役期縮短到只剩一年。民進黨與扁政府執政時期每逢選前必祭出這招政策賄選把戲,把兵役役期當成無上限提款卡榨取剩餘價值,食髓知味屢試不爽,迫使對手也只好跟進加碼下注,徵兵制走上不歸路改行全募兵制是必然的結果。馬政府改行全募兵制,充其量只是對形同名存實亡的徵兵制,順勢在棺材蓋釘上最後一根釘子而已。
陳水扁和民進黨執政時期的最後一位國防部長蔡明憲聲稱,全募兵的兩大先決要件,一是不會妨礙軍事安全,二是招募到足額志願役軍人。請問蔡前部長:在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前述兩個要件顯然都不具備,兩岸軍事對峙情勢比現在更險惡,且募兵績效同樣欠佳,扁前政府卻仍舊在縮短義務兵役役期呢?豈非前言不對後語自相矛盾?蔡前部長乃至民進黨顯然都欠全國人民一聲道歉!自己種的因卻要後人收爛攤子再踹一腳,如此大言不慚撇清關係,更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不負責任!就事論事看政策變遷的前因後果,重回民進黨懷抱的陳水扁前總統和民進黨要對徵兵制被玩死負起更大的政治責任!
奉勸蔡前部長等前朝政要,要刮別人的鬍子前,請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