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而不迷信
發布日期:
作者:
石鵬來義。
點閱率:735
見新聞報導,一個因不願與其沉迷於宗教靈修的母親一起去參與該宗教活動,竟被該母以誆言他有吸毒之事而將之綁住凌虐致活活餓死的悲慘結局,在在讓人對這孩子深感萬般不捨且慨嘆欷歔。
見過一為人師表者,因仳離的婚姻使其萌信「前世因今生果」的夙世宿命論,進而「熱衷」於宗教團體的諸許「功德」活動。
故而,那由此師撫養與監護的小小孩兒便在「東托西寄/南寄北托」的「流蕩環境」中日復一日的生活著。
十幾年過去了,這孩子,沒了家庭的安定感與安全感,更毫無雙親日日在身旁陪伴關照的親情之愛予以澆灌滋潤她那成長中無依/徬惶/恐惑/稚弱的小小心靈。
因而,這孩子的性格日漸有了自我封閉與對人事物有著剛烈頑頡的脾性。
這孩子,無非是個仳離婚姻悲劇下而「缺乏家庭溫暖與親情之愛」的「受害者」呀。
該母係為人師表的知識份子者,但,並不認為己身「有失母職」之處所造成的「後果」;卻又總將這孩子「異常」的性格一昧的「歸因」於-真後悔最始之初未將這孩子送進宗教團體的學校以便能日後更有「出家」因緣好「消夙世累劫的業障」。
上述二例,在在讓人感慨萬端呀。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玄求?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眼前。」-《六祖壇經》
「誠意/正心/篤實/善行/盈笑滿臉/須臾總心思-清明在躬」該然才是塵俗旅世裡「對境逢緣」時的「解題正道」呀。
宗教該然係勸人為善,導人走入正向思惟光明面的美好箴引,且該當係「正信」而不「迷信」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