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跨越百年﹐金門需要未來人才規劃

發布日期:
作者: 李錫南。
點閱率:721
字型大小:

當國內正陷於「窮悶」與「內耗」的政經困局之際,教育部為12年國教,開出一系列令人眼花撩亂的策略與措施,倍受家長與各界質疑與關注。另外有識之士,卻著急國內某些領域人才斷層而焦慮,中磊電子董事長王伯元在潘文淵獎頒獎典禮上指出,目前政策多「先求有,再求好」,等遇到問題再補救,讓人頭昏眼花,對政府沒信心。他認為,台灣人才不足問題需要從教育著手,發揮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效果。教育部研訂《人才培育白皮書》,是未來10年各級教育人才培育重要方針,盼透過各部會合作及教育體系,全面提升教育品質。第八次全國科技會議總結報告,也決議調整基礎教育的教學內容:「透過未來想像教育,豐富學子的思想資源,提升核心價值問題之思考能力,從而引導出社會整體之多元角度的科技與人文素養,以及整體性地思考未來以及未來想像的能力。」
 為此,教育部終於為人才教育畫出一張藍圖,於103年1月6日舉行「未來想像教育叢書」新書發表會。正式揭示,以未來10年、或更長遠時間未雨綢繆,培育所需要之國家建設人才。由顧問室研擬《人文社會科學教育計畫》,培養未來世代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自100年度起推動未來想像教育。
 本縣正要跨越百年,人才教育規劃,應有自己的主張。例如:公務及文化系統要向外引進,或設置鼓勵機制晉用在地人才?中、高階行政人才都是高普考晉用,能否堪當規劃重任?能統整各領域之文化人才何處尋?專業技術人力是否充裕?硬體有形物之建造容易,能統合持續經營者才是難覓。尤其能規劃未來想像中的金門,所需要的人才在何處?
「未來想像」是指「對未來的想像」(imagination of the future),或指「想像未來」(imagining the future),它是一種「探索未來、想像未來、選擇未來與創建未來」的思考及行動歷程,融入教育上的課程設計或教學過程。
 綜觀教育部及經建部門所勾勒之未來人才培育,是從全球化視野,企圖在高教體系、高中職及專科學校,以及部份都會區國民中小學試點,諸如台南、新竹、桃園等以全市投入未來想像教育,則尚不普及。然若依中央部會觀點來規劃,恐不適用於離島金門。
 依教育部產出之計畫,多半是先試點、再推廣;先設中心學校,再作推動普及;然後一連串課程設計、教案徵選、教學演示、訪視與評鑑及成果報告,如此折騰一番,就以為可造就未來人才。殊不知專技知能容易急就章的培養與取得,最珍貴的人品、情操與高瞻遠矚的規劃能力,卻需經千錘百鍊,萬中選一,難於一蹴可幾。
 「未來想像」人才教育,包含教育學生探討規劃「未來家園」、「未來產業」、「未來文化」、「未來學校」、「未來社會」、「未來環境」等各個面向。讓在地學生有機會參與自己未來家園及學校的重建,促使社區得以永續發展,人與環境的友善互動,具有願景之創業思維,並從行動參與中發展想像力、創造力與未來思考力相關素養。
 值此跨越百年,當我們自許為海西中心而有所期待,首先要「創造不用怕丟臉的學習世界」,規劃公務部門、文化體系再進修的機制,鼓勵學校發展未來想像教育,推動「二十一世紀關鍵能力」:有效的社交溝通與合作能力、網路資訊的整理與分析、媒體素養、跨文化的合作技能等之學習。
 世界充滿真實的挑戰和困難,為何要花費大半的時間,在處理無關緊要的行政程序問題?創新、創造的能力是未來的關鍵力,為什麼政府機關或學校不太花時間培養?
面對科技的進步與知識的日新月異,自我和社區、金門和台灣、地球村等各種層次,都是未來想像的範圍。本縣應建置研習中心,仿效公教人力發展中心或教師研習會,賦予專責專人經營,邀集金門大學、銘傳大學、高雄大學及教育體系學校,引進名師,培訓在職或職前公教與文化人才,透過專業社群,合作團隊型式,探討或論辯未來想像金門之議題,最後能培植自我精進規劃能力;對學校體系,精減不必要之行政業務,鼓勵發展特色與興辦未來教育,而非只追求一致性之「假」平等,引導與培育學生想像未來世界的願景。跨越百年,未雨綢繆,籲請速研擬人才培育政策,興辦未來想像教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