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的新指標

發布日期:
作者: 林兆豐。
點閱率:832

前陣子,台灣的政壇又沸沸揚揚,因為大陸國台辦主任到台灣來訪問。現任之國台辦主任是張志軍先生,外貌斯文且滿臉笑容,身段很低也很有膽識。因為他是大陸對台最高層級之負責人,在政治上的象徵意義當然不同,他的舉止動見觀瞻,對台獨人士而言當然是不可錯過之好戲。從他自機場出來之後,就可看見兩種極端的聲音,一是熱情歡迎的群眾,一是激烈不滿之群眾,這種現象當然是反應台灣內部的矛盾現象。
兩岸問題無疑是台灣最重要的課題,他不僅是關係到台灣未來之政治發展動向,對經濟的發展更有舉足輕重之地位,連帶著對國際外交之推展亦有巨大之牽引力道。本來兩岸是同文同種,過去因為政治之鬥爭,導致兩岸分隔四十多年,以致於兩岸產生不少之差異,讓兩岸的關係隔閡陌生,同時也讓一些國家有上下其手之空間。換句話說,兩岸問題絕對不是單純的國家內部問題,其實是充滿相當複雜的國際強權鬥爭,這方面台灣是身不由己,這也是台灣不得不顧慮的現實面。
過去大陸鎖國以及施行共產統治,所以跟國際脫軌,經濟十分落後。1989年蔣經國先生開放三通,兩岸民眾可以相互來往。這個政策被認為是很具人道精神,讓不少因為政治對立、戰爭因素,而離鄉背井的老兵能夠返回故鄉,與失散多年的親友團聚。一開始的接觸,剛好凸顯大陸與台灣有很明顯之差距,大陸各方面相對於台灣都呈現大幅之落後,我在1991年首次到大陸旅遊,所接觸到的大陸感受,只有三個字形容:窮、髒、亂,我認為大陸跟台灣差距過大,即使我是深具中國情懷的台灣人,我也無法接受兩岸的統一想法,我常用的說詞是,兩岸要統一,必須是發展到「門當戶對」時,才可以進入統一的談判,許多台灣人跟我都有同樣之想法,多數是支持維持現狀,不可操之過及,呷緊會弄破碗。
可是,我的評估萬萬想不到,大陸發展的快速進步,遠非我能想像得到的。這些年來,每去一趟,就發現大陸都有驚人的突破。用士別三日,刮目相看,都不足以形容。大陸的改革成效恐怕是讓所有的經濟學者都跌破眼鏡,不僅是硬體之建設突飛猛進,連整體人的素質也在快速之改進,這種大幅進步的現象,早已將大陸推向國際大國之列。從幾個經濟統計數字來看,大陸超德趕日,其整體經濟規模是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再從外匯存底來看,擁有三兆多之美元,是世界排名第一,比第二名之日本一兆多美元多出兩倍。這種驚人的經濟成長,用奇蹟來形容都不夠。
大陸現在已經由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國家。這些正向之轉變,原本對台灣是最具優勢,一來大陸政府極力爭取台灣之民心,願意以最優惠的條件讓利台灣,一來台灣跟大陸同文同種,溝通最為便利。但是很遺憾的,台灣自李登輝執政開始,刻意切割跟大陸之關係,刻意製造台灣人對大陸之敵意,以致於將這種優勢拱手讓給南韓,誠然令人扼腕!台灣這些年來經濟停滯,讓南韓大幅超越,不能責怪任何其他國家,只能自我檢討,誰的鎖國斷送台灣之生機。
大陸對台灣相當重視,對台辦事處這個政府正式機構,上至中央,下至鄉鎮,可謂舉國上下,都有一致的使命感要將台灣穩穩的鞏固。這與台灣的兩極矛盾,剛好恰成對比。這一次國台辦張志軍來台訪問,比起當年陳雲林來台,層級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可以看出大陸對台之重視,尤其是最近台灣因為經貿協定所引起的太陽花暴力事件,他的前來格外具有意義。台獨人士藉機鬧事,是可以事先預測,但是張志軍此次來訪,我覺得有個重大之突破,除了與國民黨的縣市長來往之外,也到綠營大本營去拜訪陳菊市長,姑且不論是否觸及重要的議題,光是表象所顯示的意義就超過過去之全部。我看到張志軍去各地拜訪,深入群眾,展現親民的友誼,雖面對台獨如影隨形的鬧場,仍然從容不迫,對他的展現風範,佩服不已。
兩岸的互動,目前都是朝向正向發展,許多綠營人士也覺得民進黨一直無法突破的致命傷,就是兩岸政策過於保守。我覺得台灣去大陸受到熱烈之禮遇,反之大陸來台灣受到台獨人士之不可理喻之騷擾,只是凸顯台獨人士之心慌,大陸現在是老神在在,未來的籌碼是在大陸,台灣將越來越處在被動之地位,為了台灣未來之發展,兩岸和諧互利之目標,當是台灣必須嚴正以待之課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