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魔鬼就在你身邊之廈門渡船頭
金門與廈門自古以來就含著血濃於水的關係,無論在信仰、語言、文化、經濟,或者是地理環境與海上貿易等,皆有其相似之處。隨2001年兩岸情勢趨緩、解凍後在小三通使然下,轉往大陸旅客數從2萬人次,到2005年的50萬人次,而最近的一次統計為大陸旅遊局在2013年所作的調查,顯示去年我國往中國大陸旅遊人數為516.25萬人次,十年來成長了十倍以上,而且還在持續往上增加中。
至此,早期金廈的海上交易,也因兩岸開放後,從船與船看潮汐的海上非法交易途徑,轉而走向人與人合法的代購交易,然而後者此種新時代生起的代購行業,卻潛藏著極大危險性,特別是與不認識的他方進行交易,或者是旅遊之時被不知名匪徒利用,毫無所知下從事不法運送行為。次者代購行為至少還有錢賺,如果是後者被利用,可就成冤大頭了。
像這種在海關被栽贓案子,最常發生在泰國。舉作生意為例是發生在2005年,李姓台商在泰國從事製造業,返台時在泰國機場被依持有毒品罪,鋃鐺入獄。原因是李姓台商在過海關處,遇到不認識的陌生人示意幫忙提領行李,在惻隱之心、不疑有他下幫忙攜帶,被海關攔下發現物品裡含有毒品,然而他嫌早已逃之夭夭,死無對證下,被關了一年後,泰國司法單位實際調閱錄影經勘驗後發覺有異,才還他清白被放出來,傷害卻已無法彌補。
此外旅遊的例子同樣屢見不鮮。「毒袋鼠」這詞是近年來才出現的新詞彙,意即出外旅遊攜有口袋背包,或行李箱上設有口袋處,就成了宵小託付毒品的好位置,特別是後背包兩側之水壺置放處,很容易被陌生人任意將毒品塞進後,於通關處莫名其妙被海關人員依持有毒品罪被抓,而匪徒早已逃去無蹤,當下也只能百口莫辯,任人處置。此兩案例,充分顯示被害人在毫無所悉特徵下,竟成了代罪羔羊,從此監獄裡多了雙筷子吃牢飯。
據新聞報導得知,近年來香菇是金廈貿易往來最夯的農產品,俗稱「花菇」,是台灣香菇中的頂極品,一公斤批發價約在1200至3000元之間,然而台灣不產花菇,大部分皆由日、韓而來,日、韓香菇氣候關係,養殖肥大而昂貴。對岸廈門經常魚目混珠,將中國產的香菇貼上日、韓標籤,價格立刻翻了五、六倍,使得五通、東渡碼頭一堆掮客拜託往返旅遊的台客攜帶過海關,一人一袋在廈門給予50至100元人民幣不等,並於金門水頭港另有接受者負責收貨、轉賣。
婆媳見公婆也要等見了才知美醜。今年暑假為妻小安排廈門二日遊,實際走訪後發現果真如此,掮客:「你要不要幫我帶香菇到金門?一袋50元人民幣,你留電話,到水頭後有人會通知你交付。」當時就看到一堆掮客急忙尋找旅客收送香菇以交付運費、賺取差額,當時腦裡仔細思考,難防掮客在香菇滲入毒品,立刻拒絕,提包走人。觀看這種「圖小利而存大隱患」行為天天上演,絲毫無人制止,且遊客在有利可圖下毫無戒心,欣然答應是常有的事。
然而現在的金門相較大都市下是民風純樸、治安良好,卻難防民營化後將來經濟快速成長後造成環境與毒品問題,將成了兩岸惡匪新一運送途徑,如前述,最後犧牲的將是良善的老百姓,特別是金門居民,如泰國、如毒袋鼠,三者皆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國人往返兩岸更該戒慎恐懼、防患未然,千萬別為了貪圖一時小利而賠上終生牢獄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