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跨域合作時代來臨

發布日期:
作者: 明亮。
點閱率:1,482

日前在金門日報看到金門、馬祖及澎湖三縣縣長齊聚台北,召開離島區域合作平台首長會議,邀請中央部會代表出席,共同研商離島面臨的困境與解決對策,腦中亦同時浮現金門縣政府與台北市等六都的戶政、地政及稅務跨域合作,深有感觸。
在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產業分工帶來的空間競爭日趨激烈,跨區域的資源整合與分工合作,已成為強化國家整體競爭發展的政策主軸,台灣中央政府也莫不以此為施政顯學。是以,對外有爭取加入跨多國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東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及完成與單一國家的合作協議,包括: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台灣與新加坡經濟夥伴關係協定(ASTEP)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等,而內部亦積極推動跨縣市之合作,是以有北台區域合作平台、中台區域合作平台、雲嘉南區域合作平台及高屏區域合作平台之誕生。身處離島的金門、澎湖及連江三縣也在101年度正式成立離島區域合作平台,完成離島縣之制度化合作機制建置作業。雖然因陸域不連接使然,無法像台灣區域合作平台進行諸如河川整治或車道串連等實質的合作,但三離島在政策方面的共同發聲,強化力道,也收到了諸多的實質成效。
過去的城市往往爭得頭破血流,獨勝的競爭法則已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用整合性的策略迎戰全球競爭的思維,從日前報載新北市政府各局處施政計畫,若涉及與台北市政府合作者,獲朱市長支持率非常高就可見一斑。究其原因,就是在面對全球經濟競爭,透過區域合作對外不僅可以提高國際競爭力,對內也可以用更經濟的成本創造公共建設與行政服務。縣市首長也期望藉由一加一大於二的法則讓民眾對政府施政更有感。是以,地域相鄰的台北市及新北市,其合作項目上至整治淡水河等大型公共建設,下至公共自行車的租借服務等,在攜手合作向上提升的過程中,居民是實質的受惠者,城市也累積了與國際城市競爭的實力。
除了前揭的金馬澎離島區域合作平台,我們也看見了金門與其他城市的跨域合作成效,例如,與台北市及新北市就戶政、地政及稅務展開務實的合作,並正規劃協調將區域擴大至桃園、台中、台南及高雄。此外,在金廈生活圈、金廈旅遊圈乃至於金門及廈門均有強烈企圖心爭取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及「自由貿易區」的潮流推動下,金廈合作平台也呼之欲出。在城市結盟及區域合作不可逆轉的趨勢下,可以預期金門未來的跨域合作區域將會增廣,而合作議題也將深化,對金門發展將是正面效益。
跨域合作時代已經來臨,在金門持續加強城市跨域合作的廣度及深度之際,期望未來的金門持續和台灣以及國際上的城市交流與合作,除了藉此資源互補與相互協助外,亦可讓金門走出離島,邁入國際。此外,對內部份,亦可以加強縣府內部處局的橫向合作,縣府內部各處局宜發揮處局間的跨域合作功效,打破外界對縣府內部橫向溝通不足的刻板印象;再者,加強公私部門的跨域合作,例如結合社區力量辦理老人照護、結合企業資源辦理綠地認養,甚至是公共建設等,相信持續推動跨區域、跨部門、跨時間、跨財務、跨領域的合作,一定可以取得加值的亮眼績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