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建縣百年-金門地區金融服務業發展沿革概述

發布日期:
作者: 李智威(金大研究生)。
點閱率:1,411
字型大小:

金門建縣至今已百年,期間歷經多次戰爭,直到廢止戰地政務,恢復民主憲政體制,再加上兩岸關係日趨和緩,金門的角色才從兩岸對峙時期的最前線,轉變成兩岸交流的管道;而長期受到限制的工商業,在戰地政務結束後,也有了較大的改變,在經濟發展中,金融服務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金融機構提供資金的流通、資本的儲蓄等功能。從瞭解金門地區金融服務業發展沿革,可以讓我們以經濟層面的觀點來探討金門發展的歷史脈絡。
學理上,金融服務業可依金融機構的中介功能區分間接金融與直接金融;間接金融機構又分為存款貨幣機構與非存款貨幣機構。以我國金融產業現況為例:存款貨幣機構包括:銀行、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非存款貨幣機構包括:郵局、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直接金融包括票券金融公司、證券金融公司、綜合證券公司,以上所述之金融機構各有不同的服務內容與形式,其服務的對象也不盡相同,但主要還是因應相對的金融服務需求而生,在一個工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經濟體,才有金融服務的需求,金門地區也是在近二十年來,才陸陸續續進駐許多的金融機構。
追溯到民初的時代,金門土地貧瘠,居民謀生不易,許多居民離開家鄉前往南洋其他國家發展,形成金門特殊的僑鄉文化。海外僑民匯款回鄉簡稱為僑匯,僑匯經濟對於當時金門的發展相當重要,這也算是早期的外匯業務。但在當時的年代,要把在國外的錢匯回國,不像現在只要透過電文交換,最快在一兩天內可以完成匯款,因此,當時便有許多「民信局」提供僑匯的服務,在1949年以前,福建地區的民信局數量以廈門最多,而金門在廈門民信局服務範圍內,金門地區本地的民信局以三益、南僑兩家歷史最悠久。
依據金門縣志記載,民國25年7月福建省銀行於金門設立分理處,並經理金門縣金庫,為金門縣設立銀行之始,後因金門淪陷於日軍而結束營業。在民國38年國軍進駐金門後,大批官兵常駐金門,帶動金門地區工商業發展,對金融服務需求增加,也開始有銀行及基層金融機構的設立,民國39年台灣銀行在金城設立金門通匯處,是最早成立的金融機構,其服務內容包括存款、官兵贍家匯款及小規模民間匯款,及代理中央銀行發行「金門地區新台幣」流通兌換業務,後來為躲避炮擊並配合業務需要,於民國45年遷移至山外現址至今。土地銀行金門辦事處在民國45年成立,土地銀行為辦理不動產信用之專業銀行,其特殊業務內容為配合土地政策辦理農業生產貸款,對象為金門前線農民。金門信用合作社則於民國53年成立,信用合作社成立的背景是,台銀及土銀雖然已在金門設立辦事處,但官股銀行有特殊業務項目,無法滿足地方民間需求;合作社為基層金融重要機構,由民間社員集資成立,業務包括存放款及社員間資金融通。
戰地政務期間,現代金融服務業開始在金門萌芽發展。但因金門屬於前線戰地,金融業務仍受到管制,在金融管制下,金門馬祖流通的貨幣加印地名,限當地使用,軍民前往台灣者,需持兌換證到台銀金門分行或其指定處所兌換無地名貨幣,其中一部分得免費匯款,匯兌金額均受限制,金額限制以軍官職為區分,軍公民匯款憑身分(補給證)辦理,亦有匯款金額限制。在以管制為目的之金融貨幣制度下,使得金門地區經濟規模受限,金融業服務內容仍以存款、匯款及小規模放款為主,服務對象主要為當地居民及在金駐軍。
在民國81年金馬終止戰地政務回歸憲政,金融管制正式解除,地區開放觀光,台金民眾得以自由交流。民國84年中華電信完成台金海底電纜,台金之間資訊交流更加暢通,以往台金間銀行之跨行通匯需靠人工通報作業,改成電腦連線作業後,對於金融業的作業更加便利。金門地區民眾在接受不同資訊刺激下,對金融服務也有更多元的需求,金門地區開始有綜合證券商於金門設立分支機構,包括統一及之後併入元大金控的復華證券,在金門的券商分公司,主要提供證券經紀的服務,證券經紀為中介有價證券的買賣,對地區民眾提供理財投資另一種管道。在兩岸情勢和緩彼此交流逐漸密切情況下,民國90年起於金馬地區試辦小三通,使金門從原本的戰地前線轉型成兩岸交流的最前線,也因為小三通開通的因素,金門地區出現不一樣的商機,復華銀行(元大銀行)於民國93年於金門設立分行,成為第一家在金門設立分行的民營銀行。
由於大陸經濟崛起,對大陸貿易依存度增加,使得人民幣業務需求增加,中央銀行於民國94年10月起,於金馬地區開放人民幣現鈔業務的兌換,並規定每人每次出入境兌換限額人民幣兩萬元,當時金門馬祖成為全國唯一合法可兌換人民幣的地區,在民國97年央行訂立「人民幣在台灣地區管理及清算辦法」後,才擴大人民幣在台灣地區可以辦理兌換現鈔的業務。
時轉至今的時代,金門地區的金融服務業的服務內容已經包括各種層面,銀行服務業務已不再只是單純的存放匯款,理財業務也是重要一環;外匯業務尤其是人民幣業務更是大幅增長,甚至是因應大陸台商需求的代辦OBU(境外國際金融業務)也包括在內;保險業除了傳統的業務員行銷服務,代辦各項保險產品的保險經紀人也因應而生。在服務對象上,隨著駐軍的裁撤,金融業的服務對象主要以民間個人與企業為主,服務範圍更擴及觀光業與不動產業,其中尤以不動產業更需資金的融通。近年來,許多台灣業主將投資眼光轉向金門,進而帶動資金的需求,對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業而言,金門變成新興的市場,吸引其他銀行業者先後進駐金門設立分行。
從金門地區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可看出金門已經逐漸轉型,從原本貧瘠的僑鄉,逐漸變成吸引外來人長住的新故鄉;從原本的僑匯經濟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體。在這個轉變過程當中,金融服務業服務內容也從單一變成多元,提供服務的對象也從本地居民,擴大到對岸的台商也在服務範圍內,另一方面,對於金門地區的金融業而言,面對的是更多的商機,同時也更加競爭的環境。不僅是金融業,金門地區的其他產業也是如此,唯有不斷的進步,才能在未來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生存。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