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縣樂齡教育專業人員初階培訓心得報告我對樂齡教育的貢獻

發布日期:
作者: 陳美玲。
點閱率:2,326
字型大小:

壹、前言│參與樂齡培訓之緣起
民國102年,金門縣政府看好碧山東店社區經營成效,鼓勵社區開辦金沙鎮樂齡學習中心業務,希望時任社區理事及志工隊長的筆者能大力相助。近年社區在眾人長期努力下,社區發展已奠下良好基礎,理論上承辦樂齡學習中心應該得心應手,但社區已有既定業務,再承辦樂齡業務,深怕人力不足。理事長卻還是希望能將此重任託付筆者,勉為其難翻閱其他樂齡學習中心的執行內容及成效,發現樂齡課程針對55歲以上民眾設計,加上自己在醫療機構上班,可以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也有健康促進相關活動,若能結合樂齡課程,可以對社區健康促進及金沙鎮更多社區民眾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便毅然決然接下金沙鎮樂齡學習中心業務,初期課程安排盡量以推動在地老化、拓展老人人際關係及送學習到社區為宗旨。並以樂齡金沙、快樂學習、健康生活、福氣多多為前景。
接下樂齡業務,才知道樂齡學習中心業務不是開辦課程,邀請講師上上課就結束,後續相關成果報告、核銷、結案等等繁瑣事前及課後等事務,對身為職業婦女的筆者來說,已經分身乏術了,而且金沙鎮樂齡學習中心範圍擴及全金沙鎮26個社區發展協會,大部分社區不了解樂齡業務,每次花費心力精心安排的課程,但前來學習的社區民眾並不多。對承辦人的熱情及信心實在是一大打擊,這才覺得心有餘力不足,深刻體會需要加強自己的專業能力及技巧。
適逢「樂齡專業人員初階培訓課程」在金門開課,看到堅強的師資陣容及提升自己投入樂齡服務專業領域的機會,也就毫不考慮的報名參加三週36小時的訓練課程,雖然辛苦,卻是給自己打氣增能的機會,期望透過參與專業訓練課程,為自己努力3年的樂齡業務注入新的思維及動力。
貳、學習心得摘要與反思
依據金門縣政府主計處104年9月份人口統計總人口數103,905人,0-20歲人口21,569人,佔16%;20-54歲人口74,999人,佔57%;55-100歲人口35,337人,佔27%(其中65-100歲人口14,632人,佔11%,粗估109年增至18%)。顯見金門地區人口老化快速,而如何因應人口老化社會?如何延緩老化速度?如何增加老人生活獨立自理能力?這刻不容緩議題現正快速延燒中。
人類因老化產生了生理問題、心理問題進而延伸成為社會問題,深深地影響了社會資源的分配,並影響政府財政支出。為了因應人口老化,社政系統及衛政系統支出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在處理人口老化所產生的問題,但老化的人口一味地消耗了社會、國家的資源同時,是否也能成為可利用的資源是已開發國家極力探討的課題。如何讓老化人口所耗損的資源降到最少?如何讓老化的人口成為社會、國家所能利用的資源?許多國家紛紛提出政策因應,而台灣也在人口高齡化的問題產生時,提出了屬於自己的政策。
在深刻地理解人類老化所會面臨的身、心、靈的問題,配合台灣社會型態、文化及政府的資源分配政策,法律制定等因素,因此教育部於民國95年提出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揭示四大願景為:終身學習、健康快樂、自主尊嚴、社會參與。顯見政府已經著手重視台灣地區邁入老年人口的問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習王美文教授在培訓課程第一堂課就很貼切的針對老化現象指出:「吃老有三好:經驗顧孫好、閒閒顧厝好、最後等死好」,這不就是目前台灣地區普遍的社會現象,由於時代變遷,家庭經濟因素,造成隔代教養或獨居老人的問題愈來愈普遍。老化是人生必經路程,但老化所產生的生理與心理的負面現象已逐漸地成為了醫療、社會的負擔,如何延遲老化現象?如何改善老化現象所產生的問題?在面對家中長輩時又該如何因應?在理解老化的進程及所產生的生理與心理反應使學員慢慢地正視「老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張德永教授就針對高齡社會的發展與活躍老化,提到高齡者的生活水平與高齡人力的應用,均有賴於學習,利用教育方式將耗損資源的高齡人口轉變為社會可用資源。筆者認為教育部推動樂齡教育,鼓勵屆齡退休或已退休人士可以藉由參與樂齡學習、進修或是投入樂齡教育,讓自己退而不休,學習新知,還能貢獻所長,讓高齡人力再利用,讓學習不間斷,就是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朱芬郁教授所分享「高齡者的社會互動與社會連結」,讓高齡者不單單是獨立的個體,並且與社區連結,除了增加高齡者的人際關係,使心靈有所寄託,並讓社區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觀念。
資訊爆炸的時代,社會型態變遷快速,人類結構的改變,許多高齡者因無法面對這種快速的轉變,進而封閉了自己。或是因資訊太多太複雜,無法有效地分辨資訊的對錯,進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政府希望利用教育的方式給予正確的知識觀念、給予正向積極的生活態度,讓高齡人口能夠跟上時代潮流及社會變遷,從社會負擔轉變為社會資源,讓一味耗損的人力及物力能夠喘息,甚至可以將資源轉嫁給另一群需要的弱勢人群。
有了高齡教育政策,需要如何來推動、落實,讓老人問題不再是社會問題,正是教育部推動樂齡教育專業人員培訓的目的了,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健康照顧社會工作系劉以慧教授在這次樂齡專業人員培訓課程,透過案例演示,強化樂齡專業人員方案規劃設計能力,學員們分組各司其職,盡展團隊合作精神,充分激發創意的表現,也獲得講師讚賞。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系陳雪珠教授針對樂齡服務倫理談到「樂齡學習不是為了今日的老人,更是為著明日的自己」。現今樂齡學習制度的建立,除了幫助、教育已走入樂齡老化的長輩之外,也為將走入老化的我們預作準備。所以加強正確的專業知識、面對長輩能給予尊敬與同理心、自我形象提升、經驗的傳承、充分了解樂齡服務的性質與工作要求、營造友善的樂齡環境等,是從事樂齡業務需要努力的方向。
參、本人有待加強的高齡教育專業知能
筆者自96年開始接觸社區營造,參予社區事務,100年協助社區成立照顧關懷據點。緊接著又於102年成立金沙鎮樂齡學習中心103年續辦金沙鎮樂齡中心時,以續辦經驗在課程內容安排及講師教學方法上,要求講師設計針對樂齡學員的授課方式,不要拘泥在講課,而是豐富授課內容,改變授課方式,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習,讓學員有意願,有興趣來參加學習,發現這樣的改變,逐漸讓樂齡學員可以樂在學習。大家都會老,防老養老的觀念也日漸被民眾接受,透過樂齡教育,提早有面對老齡的心理建設,所以,筆者雖然尚未進入樂齡階段,但意識到了解老人心理是必須面對的功課,希望在高齡教育領域上,可以充實老人心理、生理老化的專業知識,將來才能在樂齡實務上有所因應。
肆、未來對樂齡教育之服務貢獻方向
教育部為鼓勵55歲以上的中高齡者在退休前擁有充實的人生規劃及終身學習的觀念,積極推動「快樂學習、忘記年齡」的「樂齡學習」理念,因自我期許極高,在跌跌撞撞承辦樂齡業務期間一再萌生退意,適逢102年全國樂齡成果交流會議在台舉辦,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承辦人員鼓勵我去參加,吸取別人的經驗,勉為其難的赴台北國家圖書館參加這場樂齡交流會議。一到會場,看到全國樂齡中心學員們臉上的笑容及希望,也看到各樂齡學習中心經營夥伴們信心滿滿的眼神,還有教育部長官們的勉勵與期待,深感自己角色重要性,筆者所屬的金沙鎮樂齡學習中心地處金門最偏遠鄉鎮,也是金門老年人口最多的鄉鎮,以現今少子化,老年人口日益增加的社會現象,愈是偏遠地區愈是嚴重,就以自己的家鄉來說,青壯年都在外地打拚就業,家鄉裡的長者白天幾乎都是獨居老人,不是在菜園裡走動,就是在家裡發呆看電視,跟外界資訊是有隔閡的,若是將樂齡學習的課程規劃設計多元化,邀請講師到各社區做生動活潑的教學,讓長者可以走出家庭,願意到社區活動中心參與樂齡課程,這樣一定可以讓更多民眾重拾或重溫當學生的樂趣。
就這樣,開始認真思考,要設計怎樣的樂齡課程讓長者願意走出家庭,每一堂課程,都會先跟講師溝通,希望講師課程可以搭配學員的年齡及屬性作配合及變化。以樂齡瑜伽課來說,長者一聽到要上瑜伽,之前馬上回應「老骨頭了,硬梆梆,沒辦法」對課程當然沒有興趣,長著們對課程已經有刻板印象,但是被說服鼓勵來試試我們精心安排的課程看看,連90歲長者都隨著音樂律動起來,當下筆著是被感動的,將現場實況攝影,再透過社區臉書及金門日報刊載,社區旅外鄉親在臉書看到親人可以參與樂齡學習課程,看到家人走出電視走出家庭,紛紛給予正面的回應,「讚」的鼓勵讓筆者覺得辛苦耕耘,總算有代價。
期許自己在樂齡教育領域,可以朝向樂齡生態教育,讓老人在接觸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就像樂齡學習,學習永不中止,畢竟,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老化得更健康自然。
伍、結語
人口老化及少子化,已經是世界共同的趨勢。社會結構的改變、高齡化社會形成、少子化所產生的社會問題,是現今已開發國家必須面對的課題。台灣師範大學張德永教授在課堂上提到「老年人口變遷趨勢遞增,老人對社會與經濟生活產生壓力,高齡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斷提高,由於競爭激烈,所得不足與健康因素,老年普遍存在貧窮、健康、住宅,身心調適等問題,使老年人的社會價值急遽下降,也影響老年人的經濟生活。」針對經濟問題,政府有相繼推動老人福利對策因應,反而,活到老、學到老已是老人教育最終的目標,歐、美等先進國家從19世紀就陸續邁入老化國家行列,台灣地區目前也已達到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的高齡化社會指標,所以樂齡學習對於台灣活躍老化課題已是刻不容緩的。誠如樂齡計畫總輔導團陳雪珠主持人所分享:「樂齡是新知更是潮流;樂齡是志願更是志業;樂齡是奉獻更是獲得;樂齡是服務更是學習;樂齡是扶持更是成長。」為了現在高齡化的社會,為了逐漸邁向老化的我們,建立良好的樂齡環境,是政府與全國人民都必須共同努力的目標。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