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少子化問題 應邁向精緻教育
發布日期:
作者:
楊子。
點閱率:1,865
據報載教育部表示將規畫三年期程階段來進行調降中學教育師生比,以達至合宜班級人數目標,使教師更能關照學生個別差異與其學習歷程。筆者認為此舉甚好,畢竟少子化已成為國家重大問題,而教育更是影響最重的一環,如能調整比例,然後走向精緻教育,也能讓學生可以充分學習,而教師能發揮更多教育空間。
筆者認為此舉有幾個優點,例如,可以調整教育體制,舒緩少子化問題的衝擊,在過去班級人數問題不大,招生也沒什麼問題,但少子化所帶來的是師生比例失衡,然後資源也難以平均分配,這源頭也是來自學生沒有固定的來源,而老師卻是保持不變,但如能調整人數,讓班級數維持一定,在教學資源也能合理調配。
其次,我覺得教育體制本就應順應潮流,也該以學生為主,所以在人數下降的情況下,還是要力求精緻教育,讓學生學到更多,學到更精,而不是單純在人數上考量,更重要的是教育要走向精緻化,可以關照各別差異的學生與學習歷程,那就是教育的本質,回到以學生為本,然後讓他們都能快樂到校學習,吸收更好。
而在規劃調整比例時,也應與學校老師、家長及學生進行討論,然後用合理的方式去改變,或是給他們了解改變是為了什麼,能夠獲得的是什麼,才不會讓調整的美意受到誤會。同時也得給予相關補助,才能使精緻教育路線更能落實,才能讓學生學得更多,學得更好,然後也能打造每間學校的新制度與更新落實新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