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稱職將校不論出身

發布日期:
作者: 張博智。
點閱率:2,412

軍隊為了彌補軍官缺口,採取由士官徵選轉任軍官及擴大志願役預官招募的做法,卻引起不少批評,他們認為:軍官與士官角色功能不同,士官接受短期訓練就能轉成軍官太過「速成」,而且從原也缺人的士官階層中找人,不但填補不了軍官缺員的大洞,反而又生掏空基層士官的問題。此外,招募一年制預官,役期太短,可能才剛上手就要退伍,流動率高,投資不划算。
關於前述質疑,我雖頗有同感,卻更「感同身受」-因為我就是一個由兵轉官的轉服預官。身為「過來人」我倒是支持國防部做法,且說說我的看法。
先說士官轉軍官。軍士官兩者角色功能雖因分官設職本有不同,但他們的「分流」是隨著階層逐漸發展,在基層的工作不但關係密切,而且多所交疊,轉任沒有脫節與適任問題;至於從缺人的士官中找人誠屬應急之道,但其缺口可經由強化志願役士兵招募以培養接班人補漏。
再說一年制預官招考。兵役制度轉為募兵制之後,義務役預官走入歷史,仍有四年志願役預官。四年役期較長投資似乎比較划算,卻因此讓有心軍旅者卻步,反而一年役期短可成誘因增加服役意願。一年為期短,能使有志青年在保持彈性中做適性的試探,只要符合志趣,必將矢志投身軍旅,猶如「放長線釣大魚」,其意堪為之善。
不論是士官轉軍官,或招考一年制預官,任官前都要接受職前專長訓練。只要精實要求嚴格把關,定能具備相當的職能,至於稱職與否,無論是士官轉軍官、官校生或預官,都得從做中學、從教中學、邊做邊學,再隨著職務與階級的轉變持續進修深造,唯有保持終生學習才能勝任愉快。
就讀軍校接受長期教育薰陶,當然是培育未來將校至要的管道,但軍隊是社會之縮影,取材務求多元,想必國防部也有藉由各種管道求才的用意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