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教會我的事
今年夏天,金湖國小拔河隊即將赴日參加2018全日本室內拔河錦標賽,為籌措部分經費義賣紀念衫,紀念衫背面有「運動教會我的事」七字,讓我頓時熱血,盤點運動教會我的幾件事。
一是量力而為、健康第一:運動必須量力而為,若超過體能負荷太多,恐怕造成運動傷害,運動是為了健康,若因過度而造成傷害,豈非本末倒置?
二是設定目標、努力不懈:運動必須達到一定的強度才有效果,因此必須設定目標,養成定時定量、規律運動的習慣。
三是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每種運動都有其知識與技巧,從初階到高階,想進階就得注重基本動作,像《灌籃高手》裡的安西教練要求櫻木花道運球那樣。
四是呼朋引伴、相互激勵:一個人運動很好,但有伴更好,可以相互切磋、交換經驗,也可以相互激勵、共同進步。
五是運動精神、接受勝敗:比賽必有輸贏,參與運動賽事,除了可以驗收平常的練習成果,也可以培養「勝不驕、敗不餒」的運動精神。
運動如此,參選公職又何嘗不是如此?
參選前要先自我評估,能夠負荷選舉成本(競選經費、心理壓力、生理健康)?
若已確定參選職務,就要用心經營選區,不能選前拜託、選後拜拜。
除透過臉書發表政見蒐集輿情外,仍須實地接觸不使用網路的選民,以免落入同溫層的迷失。
建立團隊很重要!選戰過程繁冗,很難包辦所有事務。
選舉必有輸贏,坦然接受失敗是從政者的基本修練,而如何引領支持者接受失敗、避免社會對立,更顯現一位政治家的風範。
五合一選舉將屆,期待所有參選人都能秉持運動家精神:「比賽場上依循規則,服從裁判,尊重對手,全力以赴,並要有服輸,有風度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