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試論宗祠與祭祖

發布日期:
作者: 翁自保。
點閱率:4,323
字型大小:

叁、三獻禮
禮的儀式起源於人們對自然、鬼神的崇拜,隨著社會型態的複雜化、國家制度的產生,禮的儀節也越來越繁複,除了用來表達對天地山川、祖先鬼神的崇拜外,還多了對人的制約力量。《禮記‧曲禮》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
 中華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軸,而儒家文化以仁為本,以禮為用,內發乎仁,外止乎禮。依《周禮.大宗伯》記載,禮分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五種,稱五禮。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祇,所以吉禮就是祭祀神祇之禮。《禮記.祭統》)亦稱「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吉禮為五禮之首,最為重要。另外,《周禮》亦載述,凶禮分為喪禮、荒禮、弔禮、襘禮、恤禮五種,故知喪禮屬凶禮之一種。祭指祭禮,祭禮為祭祀之禮即是吉禮。
 六桂堂每年春、秋兩次祭祖其祭禮均採用「三獻禮」,三獻禮以初獻、亞獻、終獻三次進獻為主要儀節結構之禮式。史籍有關三獻禮的記載,首見《宋書.禮志》,當時南朝宋皇帝親祀南郊,由皇帝行初獻禮,太常行亞獻禮,光祿行終獻禮。古代皇帝非常重視祭禮,尤其祭祀天地的「郊祀」,帝王皆親自主祭行三獻,即由皇帝初獻、亞獻及終獻,或由皇帝初獻,另派屬臣擔任亞獻及終獻。
 「三獻」一詞,最早出現於《禮記.禮器篇》:「郊血,大饗腥,三獻爓(ㄧㄢˋ),一獻孰。」及「一獻質,三獻文,五獻察,七獻神」。「三獻爓」的意思,是指三獻時,要用半生不熟的肉。「三獻文」乃指祭祀祭群小祀;三獻,是祭社稷五祀;五獻,是祭四望山川;七獻,是祭先公《禮記》。古代的祭祀活動,是依祭祀的對象劃分等級,祭祀「社稷五祀」,宜用「三獻」之禮,因此這裡所謂的「三獻」,是指祭祀的規模,暨實際進獻的次數而言。此外,在《儀禮.特牲饋食篇》中所述士和卿大夫的祭祖儀式,亦提及「三獻」之禮,當祭祀儀節進行到「飯屍」之後,「主人洗角,升酌,酳(ㄧㄣˋ,獻也)屍。」是為初獻;其次,「主婦洗爵于房,酌,亞獻屍」;最後由「賓三獻,如初(獻)。」這裡的三獻,是指三次進獻的意思。根據上述,特牲饋食禮由主人初獻、主婦亞獻、賓客三獻,可以看出三獻之禮隱約成形,只是當時尚未有「三獻禮」的名稱罷。
 而「三獻禮」一詞最初見於《隋書.禮儀志》:「終隋代,祀五方上帝,止於明堂,恒以季秋在雩壇上而祀。其用幣各於其方。人帝各在天帝之左。太祖武元皇帝在太昊南,西向。五官在庭,亦各依其方。牲用犢十二。皇帝、太尉、司農行「三獻禮」於青帝及太祖。自餘有司助奠,祀五官於堂下,行一獻禮。有燎。其省牲進熟,如南郊儀。」
 又《舊唐書.禮志》記載:唐開元十三年(725)十一月,皇帝至泰山行封禪之禮,玄宗以靈山潔淨,不欲多人上山,欲初獻於山上行事,亞、終獻於山下行事。因召禮官學士賀知章問之,賀知章等認為不妥,並稱「禮成于三,初獻、亞、終,合於一處。」於是三獻仍皆於山上行事。三獻禮跟眾多禮儀一樣,儼然成為當代社會的典章制度的一部分,為朝野所共同遵循,這是傳統禮儀所隱含的重要意義。
 綜上之論,可知「三獻」之名出自禮經,其意義乃指祭祀的規模,暨行禮進獻的次數而言。所謂三獻禮,是以「初獻」、「亞獻」、「終獻」三次進獻為主要儀節結構之祭拜禮式。傳統三獻禮尚需配合音樂、舞蹈一起使用。三獻禮它是隨著歷史演變逐漸發展出來的。三獻禮為歷朝所遵循襲用,以至千古流傳延續不絕。
 隨著歷史的演變逐漸發展,三獻禮為歷朝官民應用在各種祭祀活動。宋代,《朱子家禮》祠堂四時祭祖禮,將原三獻禮加以簡化,後世的三獻禮即是在《家禮》三獻禮的架構下所衍化發展,然因祭祀對象與性質的不同,會將三獻禮的各項儀節加以斟酌損益,故三獻禮的儀節並非一成不變,惟其「初獻」、「亞獻」、「終獻」等三次獻祭的基本架構,則是始終不變的。
 然自夏、商、周三代以降,所謂「禮」,只是帝王之家與士大夫基於其本身的社會地位及文化素養而享有的生活方式,因此「三獻禮」的儀式通常只見於官方各式儀典中。一般而言,古代庶人因財力有所未逮,更由於身分地位的限制,根本無從備禮。如《禮記.王制》所述: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大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大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又云:天子社稷皆大牢,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廟之祭,有田則祭,無田則薦。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
 宗祠祭祖的包括三個部分:一為祭文昌帝君,二為福德正神,三為祭祖,祭祀前二者採「小三獻」行之,祭祖則採「大三獻」行之,但亦有宗氏採簡單方式,或用「小三獻」者。三獻禮的祭祖儀節,大略包含就位、奏樂、盥洗、省牲、視饌、奉主出亭、參神、初獻、讀祝文、亞獻、參獻、飲福、受胙、焚祝化帛、辭神、撤饌等等儀節,三次的獻禮中會進獻毛血、牲儀、饌、茶、金帛等等,但在實際操作時,各宗族各有差異,各有各的傳統,並非皆包含上列各項儀節。
 凡祭祀之禮多屬吉禮,傳統祭祀活動其祭禮儀式主要有祭郊社、祭宗廟、釋奠禮等。祭祀的對象可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鬼。自古以來,三獻禮普遍被使用於各種祭祀場合中的。例如:歷代官方極重視的郊社(祭天地)、時享(四時祭祖廟)必由皇帝親祀,行三獻禮方稱隆重,從歷代史料古籍中均可印證。祭祀儀節據《新唐書.禮志》卷十一記載,共分六項:凡祭祀之節有六,一曰蔔日,二曰齋戒,三曰陳設,四曰省牲器,五曰奠玉帛,六曰進熟。
 以《大唐開元禮》卷四之「皇帝冬至祀圜丘」為例:禮儀的過程分前置作業,如祭祀前需先以占卜確定祭祀日期的吉凶,以決定祭祀的日期(蔔日)、參與祭祀的人員(包括皇帝)要齋戒、祭祀場所的佈置與審察祭祀用的牲畜、器具(省牲器),祭祀相關官員均須事先詳加檢查。從「鑾駕出宮」開始,主祭者之皇帝進入祭祀所,亦即圜丘,祭祀之禮於焉展開。第一個儀式是「奠玉幣」。此儀式是皇帝向受祭祀者,亦即昊天上帝與配帝(唐高祖)獻上玉、幣為「禮物」。第二個儀式為「進熟」,即祭祀者向受祭祀者獻上犧牲與酒,並獻上「祝文」。「三獻禮」便是在「進熟」這個環節開始,由皇帝初獻,太尉亞獻,光祿卿終獻。皇帝先對昊天上帝等諸神獻上犧牲與酒之後,祠官再將些諸神享用過的酒、肉分置另一容器中,呈獻給皇帝,皇帝再飲食。官員在眾神座前先「設饌」,即將各種盛食物之禮器置妥。皇帝先向昊天上帝獻酒,再向配帝之高祖獻酒。然後皇帝與昊天上帝行獻酬之禮,即飲「福酒」。
 《元史‧祭祀志》中所錄之郊祀儀注郊祀項目有十:一曰齋戒,二曰告配,三曰車駕出宮,四曰陳設,五曰省牲器,六曰習儀,七曰奠玉帛,八曰進饌,九曰望燎,十曰車駕還宮。於「進饌」一節,由皇帝初獻、亞獻和終獻;若攝祀,則由太尉初獻。時享儀之目有八,三獻禮於「酌獻」一節進行。清代所行三獻禮祭天儀節,據《清史稿‧禮志》卷八十三記載:奉神牌置壇所,司祝奉祝版,帝出宮乘輦,……訖盥,詣二成拜位前,分獻官各就位。典儀贊「迎神燔柴」,司樂官贊「舉迎神樂」,贊引奏「升壇」,帝升一成。上詣香案前,跪上炷香,又三上香,復位,行三跪九叩禮。典儀贊「奠玉帛」,司樂贊「舉樂」,帝詣神位前,跪搢玉帛奠案,復位。典儀贊「進俎」,司樂贊「舉樂」,詣神位前,跪受俎拱舉,復位。典儀贊「行初獻禮」,司樂贊「舉初獻樂」,樂作,舞干戚舞,帝詣神位前,跪奠爵,俯伏。讀祝官捧祝跪讀訖,行三叩禮。自上香至獻爵,配位前儀同。復位,易文舞。亞獻、終獻舞羽籥,儀如初獻,不用祝,分獻官、陪祀官隨行禮。三獻畢,飲福受胙,帝升壇至飲福位,跪,奉爵官酌福酒,奉胙官奉胙,跪進,受爵、胙,三叩,興,復位。率羣臣行三跪九叩禮,徹饌送神,司樂、典儀贊訖,率羣臣行禮如初。有司奉祝,次帛,次饌,次香,各詣燎所,唱「望燎」。帝詣望燎位,半燎,禮成,還大次,解嚴。太常官安設神牌,如請神儀。
 歸納古時其三獻禮的儀節,略為迎神燔柴、升壇、上香、三跪九叩禮、奠玉帛、進俎、行初獻禮、讀祝、行亞獻禮、行終獻禮、飲福受胙、三跪九叩禮、徹饌、送神、望燎、禮成。
 不同的祭祀,有不同的儀式,不過各種祭祀活動,有其共通之處,即祭祀之前都要進行齋戒,齋戒前沐浴更衣,靜心養性。齋戒時間為十天,即所謂「七日戒,三日齋」,隨同時代演進,齋戒時間逐漸減至五天或三天,甚至更短時間《禮記.祭法》
 行三獻禮則須分置有「禮生」,行禮時宣唱節目或執行禮儀程式者,通稱「禮生」,禮生意指知書達禮的先生,依其任務的不同,可分成「通」、「引」、「贊」、「執事」、「讀祝官」等五類。「通」亦稱「通贊」或「鳴贊」,一如現時行禮的「司儀」,主要負責行禮節目的宣唱,設置人數通常為一至二人;「引」亦稱「贊引」或「引贊」,主要任務是引領祭獻者行禮,設置人數視祭典規模而定;「執事」,除通、引外,於場上襄助禮儀進行者,皆為「執事」人員,其設置人數亦視祭典規模訂定。「讀祝文官」,即宣讀祝文者。
 通贊,即總贊禮者,或全場贊禮者。贊禮,謂行禮時宣唱節目。
 執事者的工作有:點燭、燒香、遞香、遞帛、酌酒、勺水、進巾、讀祝、提爐、提燈、舉繖、舉扇、舉鉞、舉斧、瘞毛血、燎帛、焚祝等等。民間舉行傳統祭禮或喪禮時,也用禮生主持行禮,其人數亦視典禮規模大小而定,最少的起碼有「通」一人、「引」一人、「執事」二人或四人,「讀祝文官」一位。在喪祭禮或寺廟祭典,禮生可找外姓人氏擔任,但祭祖儀節之禮生皆由族人來擔任。
 祭祀時必須有「犧牲」作為供品。犧是指毛色純正的牲畜,牲是指牛、羊、豬等。《禮記.曲禮下》:「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祭祀因對象不同,其供品也不一樣,如《禮記.王制》所述:「天子社稷皆大牢,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廟之祭,有田則祭,無田則薦。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韭以卵,麥以魚,黍以豚,稻以雁。」另外,牲血、內臟也用為祭祀供品,如「郊祀」祭天用牲血《禮記.禮器》,夏朝祭心,殷商祭肝,周朝祭肺等《禮記.明堂位》。祭祀用毛血,是告神以祭牲體內及全身之物,重視其內外皆完好的意思。祭祀用鮮血,也有生氣旺盛的涵意。用牲之肺、肝、心來供神,乃注重其為生氣所憑藉的主要器官《禮記.郊特牲》。
 歷朝官方固沿襲三獻禮式,民間遇重大節慶亦皆以三獻為禮祭之。《家禮大成》卷八〈時祭儀禮〉指出,祠堂時祭,其程式儀注略謂:齋戒、設位、陳器、省牲、滌器、具饌、習儀、盥洗、參神、上香、酬酒、進饌、行初獻禮、讀祝文、行亞獻禮、行三獻禮、飲福受胙、利成、焚祝、化紙、撤饌、禮畢。另有祭家廟用三獻禮儀注略為:盥洗、主祭者就位、與祭者皆就位、開門、燔柴、奠帛、行初獻禮、讀祝文、行亞獻禮、行終獻禮、進湯飯、飲福受胙、送神、撤饌、望燎、禮成、闔門。又《新唐書.禮志》在「祔廟」一節載述,遷神主於廟,由主人初獻、亞獻、終獻奠爵,再納於坎室。《清史.禮志》亦記載:品官士庶家「歲祭」,由主人主祭,讀祝、贊禮、執爵皆子弟為之,子孫年及冠皆會祭;初獻匕箸醯(ㄒㄧ)醬,亞獻羹飯肉胾(ㄗˋ),三獻餅餌果蔬。又在「令節薦新」儀同時薦,由主人薦熟,子弟薦祔位,畢,讀祭文;再獻,由主婦薦飯羹;三獻,薦餅餌時蔬。庶人家祭禮,如庶士而稍約。
 綜上所述,傳統祭禮實際上是一連串的活動,以盛唐祭禮為例,其祭祀節目就分成六個階段:蔔日、齋戒、陳設、省牲器、奠玉帛(若宗廟,曰晨祼)和進熟(若宗廟,曰饋食),而祭祀當日所進行的,只有奠玉帛和進熟兩項,其餘都是事前的準備工作。祭祀儀式末節「進熟」時,方進行初獻、亞獻、終獻之進獻儀式。祭儀中因具初、亞、終三獻之特徵而有「三獻禮」之名稱,語雲「禮成於三,無三不成禮」,「三獻禮」也因其特色而成為世代遵循、永續不絕的禮儀範本。其次,還可瞭解三獻禮在古代,無論朝野官民皆遵循奉行,不但國家祭典、家廟時享,連庶民歲祭節令,皆遵行三獻禮,皆以行三獻禮為表示崇高之敬意。在傳統禮儀中,三獻禮式可謂無處不在,無祭不用。三獻禮是傳統祭儀的主要部分,亦是傳統禮儀的精華所在。
(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