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中的真味
二○一九年二月二十日BBC新聞指出中國商人楊鳳蘭走私象牙案,坦桑尼亞判「象牙女王」監禁十五年。楊鳳蘭涉嫌走私八百六十根象牙,至少有四百多頭大象受害,在二零一五年被坦尚尼亞政府逮捕,當地法院十九日裁定象牙走私罪名成立。大象因為象牙是雕刻聖品,深獲人類的喜愛。象牙是一種稀有貴重的天然材料,近代因為稀有,價格更是昂貴。越是稀有越是被珍藏,人類為象牙撲殺大象,象群日漸稀少,野生大象也因此走向滅絕的命運,台灣農委會於二零一八年七月公告,自二零二零年起全面禁止買賣象牙。
白犀牛也是,二零一八年三月十九日,地球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死了,地球上的白犀牛有兩個亞物種,北方亞種和南方亞種,雖然蘇丹的女兒和孫女還活著,但家族裏所有的公牛都已死絕,意味著北方亞種已經滅絕了。白犀牛的滅絕與中國人有絕大的關係,因為中國人以犀牛角為希珍的中藥材,據報導「在整個中東和遠東地區,用犀牛角治病由來已久,它被人們譽為靈丹妙藥。犀牛角可治療嘔吐、水痘等多種疾病。」獵殺犀牛取得犀牛角嚴重影響犀牛的生存。
物種的存亡,代表著生命的消長,生物存在是物種演化的過程,如果是因為自然演化環境不適合而滅絕,不在話下,滅絕是人類所造成,人類是物種的殺手。人的心,求名求利,貪財貪色,比起動物有過之無不及,除了傷害動物,也造成人類的互相傷害。自古以來,人心一旦欲求不滿足,性靈即無法提升,人生轉瞬過,為一己之私而傷物害種實在有虧天理。為了去除人性之惡,引導人走向善,以教育修養性情,希望去惡存善,淡薄名利,以消彌人我的爭端,詩經「雄雉」「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遠、曷云能來。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忮不求,就是善念的根本。忮,就是忌妒,心念一有比較,就有惡念,一旦有欲求,就生搶奪或毀滅,繼而生出求名求利的行為。基督教教人博愛,求平等,墨家講兼愛,佛家講眾生平等,就是要去除人我間的比較心。
人因生活所需會有所追求,古今中外有各種不同的價值觀,也塑造出百家爭鳴的學術觀點,不論是宗教觀點或是今日環境保護,世界地球村的觀念,都指向一個事實,人類必須理解生物共榮的道理,不要浪費天然資源,要愛護各種物種,要少貪欲。年紀過五十的中老年人,慢慢的理解生活的單純是幸福,平淡平安是福,積福要從行善開始。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說太多的理論,只要人人日行一善,社會就會逐漸溫暖美好起來。而行善要從不忮不求開始,淡薄生活。「菜根譚」「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仔細讀來,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