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高齡社會與老化知識心得報告

發布日期:
作者: 李若瑜。
點閱率:7,850
字型大小:

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14.05%,也就是說,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臺灣正式宣告邁入「高齡社會」,如何維護高齡人口的生活品質與尊嚴,以及因應老化社會帶來的青壯年照顧及扶養負擔加重和少子化現象,是政府持續努力的重要目標。
內政部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我國老年人口比率在82年便超過7%,進入高齡化社會,而後受到戰後嬰兒潮世代陸續成為65歲以上老年人口影響,我國老年人口自100年起加速成長,並於106年2月首度超過幼年人口(老化指數達100.18),直至今年3月,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14.05%,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相較於亞洲各主要國家,我國老年人口比率僅次於日本,而與南韓相當,又依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105至150年)資料顯示,我國由高齡社會轉為超高齡社會之時間僅8年,預估將較日本(11年)、美國(14年)、法國(29年)及英國(51年)為快,而與韓國(8年)及新加坡(7年)等國之預估時程相當,於2015至2060年間,我國老年人口比率,將高於其他國家,反應出我國老化速度的嚴重程度。
面對人口結構的明顯改變,為因應高齡社會所帶來的人口老化、退休潮、老人安養、勞動力減少與少子化等衝擊,行政院已於106年1月1日實施「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希望建構優質、平價、普及的長照服務體系,讓所有需要受長期照顧者,都可獲得人性尊嚴的服務。又為提升國家競爭力,「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於106年11月22日經總統公布,鬆綁外國專業人才來台簽證、居留、保險、租稅與退休等規定,建構更友善的工作及居留環境,吸引外國專業人才來台、留台。
高齡者和老人常混用,「高齡者」或「老人」 從生物學的角度而言,大約是55歲以上的成人;而以社會學觀點而言,則以65歲為老人的年齡指標,例如通常以年齡65歲為退休年齡,在國內辦理老人或長青學院通常以55歲為基準,在此則界定高齡者為55歲以上。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2年提出活躍老化的概念,為世界各國老人健康政策擬定的主要架構,表示活躍老化係一種以最適宜之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提升人民老年期之生活品質並藉著活躍老化的過程,延長高齡者獨立自主的生活時間與避免失能的時間(WHO,2002)。因此研究者認為成功老化係指高齡者的主動性,只要高齡者自身願意達到成功老化,即可藉由生活型態的改變與各種方式達到成功老化,至於活躍老化與成功老化最大差異處,除了對生理、心理、社會有多方面的追求外,主要強調於高齡者獨立自主及積極參與的部份。
台灣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大約費時廿五年。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這是人類史上未曾出現的快速人口結構改變,也使我們未來面臨高齡醫療需求倍增、社會保險破產、人口集中都會、勞動人口老化,世代衝突等危機。
全民健保被視為台灣人驕傲,但台大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薛承泰推估,二○二五年健保醫療費用是二○一一年的兩倍,健保總額突破一兆元,其中五成六用於老人。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直指,台灣無效醫療太多,安寧照護比率低、時間短,加上青壯年經濟支撐愈來愈少,他悲觀預測,若未推行健保費率改革,健保將撐不過十五年。
過去對老人的觀念是,年老力衰,沒有用了,正如俗話說的:「每天吃飽等死」。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我輩銀髮族人哪願如此過晚年呢?參加銀髮族協會的人,哪個不希望退休後的2、30年過得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呢?
勇於面對生老病死 最好走得圓滿平穩是指出,人如同所有生物一樣,都有「生、老、病、死」的問題,既然這些問題無法避免,就不妨以開闊的心胸去面對。首先談到死亡的問題,他說,佛法曰:「先習臨終,後習他事」。就是要人先去了解、認識死亡是怎麼一回事,才不會恐懼害怕,然後好好過晚年,如此則人生才能「了無遺憾,含笑而終」。
舉例說明如何面對死亡。引進卡內基學的聞人黑幼龍有一個七歲的孫子,罹患血癌,醫生要為他開刀治療,但說開刀的成功率為50%,而開刀成功能夠存活下來,最好的情況是半身不遂,不好的情況是成為植物人。其家人討論後,放棄治療,不久小孩子安祥的走了。
他說,「人生旅途最後一段,能好好道別,走得圓滿平穩,對過世和留下來的人,都是一種祝福。」面對死亡,這種「與其痛苦活下去,不如圓滿安祥的走。」的觀念與態度,是對生命意義與品質的重視,值得正視。
自在瀟灑快樂尊嚴,晚年生活修身養性,至於退休後的晚年,還有2、30年可活,要如何過得自在、瀟灑、快樂,過得有尊嚴呢?盧澄江認為,第一是「心靜」,即心態的調適,凡事要看開點,盡量往好處想,多做善事,遇好事拍手稱讚,有不如意事視為正常。第二是「心淨」,即要有信仰,有信仰會產生信念,信念會產生信心,有信心就有力量。第三,要「心敬」,就是要活動,包括每天定時定量的運動,及心理活動。所謂心理活動就是要保持年輕的心,為此,要參加社團活動,要終身學習,修身養性。
退休後快樂當導遊,劉東洲寫下記錄談到退休後要如何快樂過活,他也舉了一個例子│81歲的導遊劉東洲先生。劉先生公職退休後,想終身學習,計畫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因家人反對作罷,但不願待在家無所事事,遂利用自己會日語的強項,考取日語導遊執照,一做十多年,越幹越有勁,許多日本團仍指定要他當導遊。
為什麼81歲了仍能做導遊呢?因為他公職退休後,有工作做,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但是最主要的是他敬業樂群的態度,和終身學習的精神,讓他不斷創造生命的價值。
例如,他每個禮拜要看幾份日文書刊,了解日本社會的動態,可以很自然的和日本遊客聊天談時事,和對方打成一片。又如,他把帶團的例行公事做好之外,更事先熟記團員的名字和背景資料,接機一見面,就叫得出客人名字,如同見到朋友一樣,讓對方驚喜留下深刻印象。
忘記年齡忘記過去,積極樂觀面對人生,76歲的盧澄江告訴銀髮族朋友說,要忘記年齡,忘記過去,忘記不如意。只要你認為有意義,會令你心情舒坦、快樂過日子的事,就去做吧!劉東洲先生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他以自己為例,參加了兩個社團,除777銀髮族協會外,十多年前參加台灣國際創價學會。該學會以積極入世、自行化他的精神,倡導人性的尊嚴與平等,以創造生命的價值,促進人類友好和平。參加該學會後,讓他感受甚深,不但對人生的觀念,由消極改變為積極,與人相處溫和許多。
如今,他加入學會志工行列,秉持虔誠的心,向學員們親切問候,為小朋友開門擺鞋,回到家裡,家裡的氣氛也溫馨許多。
隨著高齡時代來臨,老人教育的推行對象除了以老年人為主外,與高齡者也有密切互動,還應包含社會大眾、退休前中壯年人,提供關於老化方面的知識,使其了解老化的正面價值,增進預備退休規劃老年期的生活知能。及從小灌輸國人正確的老化觀念,針對各級學校學生營造對高齡者友善的社會環境,提供世代之間的學習活動及老化知識,增進學生尊重老年人,減少年齡歧視。促進不同世代間的了解與溝通,強化全民對於老年人的正面態度。
營造對老人親善的高齡社會,要早做準備,我國未來老人教育的發展,需要政府、民間、企業、社區、家庭及每個人共同努力付出行動。尤其需將「終身學習」的理念,變成一套可行的制度。我們應透過教育的力量來幫助他們。
對於今後老人教育學整體發展的建議:
1.國人應重視老人教育學觀念的提升,透過政府、民間等的力量推廣。
2.設計創新多元的終身學習方式讓每位高齡者皆可學習。
3.締造「老人教育學」學習機制,透過各級學校開設初、中、高級老人教育課程。
4.開辦老人教育管道,老人大學、社區大學、宗教團體、原民團體、社團法人等。
5.結合頒發正式的專業證照(老人照護服務員、師),培養專業老人照護及老人服務事業管理人才。
正視高齡社會的來臨,讓老人接受教育的基本人權,需要政府與全體國民共同來落實,而無年齡歧視的社會文化也能具體實現,「終身學習」即是生活、經濟、安全、生理、心理的健康……,都要透過不斷的學習,即使老了也不停,即使退了也不休。這正是我國邁入高齡社會過程中,社會和諧進步的具體目標,也是高齡者經由學習,追求健康教育,尋找自主尊嚴,並能積極參與社會的最佳方式。
失去另一半或親近的家人朋友,對年長者來說是嚴重打擊,不但提醒他們生命短暫,也讓他們關上跟人連結的心門。其他像搬家及罹患重大疾病等,也會製造壓力及焦慮,碰上這種狀況,請盡量跟長輩保持密切聯繫。親自探訪、安靜聆聽或是陪伴,都能令長輩覺得安心;多數長輩不喜歡麻煩別人,聽力退化是研究發現他們不願跟人接觸的主因。另外像視力變差,也會令他們擔心外出危險,寧可待在家。如果你發現家中長輩最近變得不愛外出活動,可以問問他們的視力及聽力變化,或者直接帶他們就醫診治;這答案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但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發現,許多長輩離群索居、不想跟人接觸的原因是對自己的外觀或身材沒有自信,覺得自己很醜、很糟、太胖、老了不好看,怕被別人訕笑或批評。可以鼓勵他們保持健康飲食及運動習慣,吃得好及鍛鍊肌力,能讓他們皮膚、體態變好,記得多給些正面肯定,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讓他們可以鼓起勇氣走出去。
具備獨立及自我學習導向的能力:瞭解自我、獨立蒐集及運用資訊、時間管理、解決疑難、克服孤獨、與人合作、操作電腦、自我評鑑等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瞭解終身學習對生涯發展的重要、以及終身學習的內涵、途徑與方法等 養成終身學習的人格特質:獨立與自我導向的人格特質、自律的學習動機、不斷自我反饋、彈性安排學習、容忍挫折、自我實踐及自動參與各種終身學習活動:增進職業知能的學習活動、提昇生活知能的學習活動、促進自我成長的學習活動、重視人文與社會關懷的學習活動:
一、有終身學習的理念:能瞭解終身學習對個人生涯發展的重要性、能瞭解終身學習對於提升國家人力素質的必要性、能瞭解終身學習的內涵與重點、瞭解不同人生階段的終身學習任務、能瞭解終身學習的途徑與方法以及終身學習的發展趨勢。
二、終身學習的人格特質:能獨立且自我導向的從事學習活動、有內控自律的學習動機、在學習中能不斷的自我反饋、能彈性的安排學習歷程、有較高的學習挫折容忍力、有較強的自我實現企圖心。
三、獨立及自我學習導向的能力:有瞭解自我學習需求的能力、有瞭解及分析自我能力的能力(具有後設分析能力)、有獨立蒐集及運用資料的能力、具有時間管理的能力、解決學習疑難的能力、具有克服孤獨感和焦慮感的能力、具有尋求更廣泛學習資源的能力、具有能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具有操作電腦和多元學習媒體的能力、能對於學習成就進行自我評鑑的能力。
四、主動參與各種形式的學習或進修活動:能自動參與增進職業知能的學習或進修活動、能自動參與提升生活知能的學習或進修活動、能自動參與促進自我成長的學習或進修活動、能自動參與重視人文與社會關懷的學習或進修活動。
  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一個人在做生涯規劃的同時,必能感受到終身學習是人類未來不可避免的理念與行動。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兩者是可以整合而為一的,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都是一種策略,可以幫助我們安全的生存、快樂的生活,並且達到自我充分發展、開展生命意義的境界。我們除了在學校教育中獲得必要的知識技能外,更須要有足夠的自我學習、自我調適與自我成長的終身學習觀念和方法,以便具備因應社會變遷及發展的能力。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