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許獬[會元傳臚]七甲子年(420年)紀念

發布日期:
作者: 叢青軒裔孫 。
點閱率:6,218
字型大小:

由金門古官道上(皇明萬曆辛丑科會元授翰林院編修文林郎鍾斗許公墓道)談起

許獬以文章著世,其會試考試第一場即以畏聖人言乙文,文動海宇,尤其是袁黃(了凡)推崇之至,其所著《游藝塾文規》乙書對許獬的會試考試有一段明確的說明;「凡元破必大雅,必的確,必平正,必渾融於新奇之中時,寓以渾朴之意,如新科許獬畏聖人之言,破云君子嚴聖訓于心,知所畏者也,心字是本題,緊要血脈,眾人所共知,下句用知字是先經以起大匠作室把定繩墨,不鑽研小巧,而自雄勝諸卷義,眾人所未喻也,蓋小人不知天命,故不畏聖言,此處點出知字,最有骨力,如會元文字定是大雅,定是平正,然刻意模仿而力量未到,便不能動人,往往坐消歲月而終身蹉過,且要平淡,亦須從奇特處做起,做得純熟,自然斂奇為平矣,又在庸德之行四句章提到:「聖人論為道者,力修其庸而已,(許獬)」,會元之破不惟新,而且渾成,粹乎無上。是心足以王矣:「大賢引君以王而指其足王者動之也,(許獬)」許平正典雅,真是元破。」,故此,再收錄明萬曆辛  丑科會試第一場第一題以饗:
  朱熹注論語章句集注
  《論語.季氏篇第八(八)》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畏者,嚴憚之意也。天命者,天所賦之正理也。知其可畏,則其戒謹恐懼,自有不能已者。而付畀之重,可以不失矣。大人聖言,皆天命所當畏。知畏天命,則不得不畏之矣。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侮,戲玩也。不知天命,故不識義理,而無所忌憚如此。尹氏曰:「三畏者,修己之誠當然也。小人不務修身誠己,則何畏之有?」
  許獬《四書崇熹註解》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常存敬畏):畏天命(恐墜失正理),畏大人(恐無所取法),畏聖人之言(恐違忤聖訓)。畏者,嚴憚之意也。天命者,天所賦之正理也。知其可畏,則其戒謹恐懼,自有不能已者。而付畀之重,可以不失矣。大人聖言,皆天命所當畏。知畏天命,則不得不畏之矣。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以天命不足畏),狎大人(以德位不足畏),侮聖人之言(以謨訓不足畏)。侮,戲玩也。不知天命,故不識義理,而無所忌憚如此。尹氏曰:三畏者,修己之誠當然也。小人不務修身誠己,則何畏之有?
  「三畏節」此夫子示人知所畏也。曰吾人之心以有畏而檢,以無所畏而肆。我觀君子殆有三畏矣。三者何?天以理付我,非天命乎?君子則上畏天命,思付畀之重而一陟降間,儼若在帝之左右也。德尊望重者,大人乎!君子則畏大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也。垂世淑人者,聖人之言乎!君子則畏聖人之言,奉若神明,守若蓍蔡也。君子之三畏如此。
  「破」觀三畏於君子,而制心密矣。
三畏一節「意」天命,即仁義禮智之理,指賦予之初言。畏,不是空畏,乃戒謹恐懼也。大人有德望者,畏之是有嚴憚切磋之益。聖言如典謨訓誥,有修道立教之功。畏之是有佩服率由之意。此皆理所當畏者,不必以天命貫,貫則恐只是一畏也。
  「小人節」若小人則以欲滅理,不知天命之具於我,而不戒慎以敬畏也。不知大人之可以資景行,直狎之而不知畏也。不知聖言之可以奉謨訓,直侮之而不知畏也。君子以之兢惕,而小人以之恣肆。學者當法君子而戒小人矣。
  「破」歷觀小人之畏者,皆起於不知也。
小人一節「意」不知是氣拘物蔽,故窮欲滅理而無戒慎恐懼之心。狎,不尊也。侮,不信也。所以流于愚不肖之歸而為小人。
  許獬《四書闡旨合喙鳴》載:
  君子有三畏章
上節言君子之三畏,奉以為法,下節言小人一無所畏,奉以為戒,全重君子邊,小人帶說。
此示人當知所畏也,君子有三畏,只一畏天命,便盡了,卻云三畏者,天命、大人、聖言,自當三者也,大人、聖言雖與天命作三平看,要以天命為主,畏是此心惺惺不忘戒慎恐懼意,便自存心養性,不愧屋漏,以願諟此天命,便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以欽夫大人,便自奉若神明,信為蓍蔡,以遵夫聖人之言,此方于學問大有裨益,註中知字,是對下小人不知看。
  發明
  畏天命,當是昭昭之天,非天命之謂性之說也,大人德位俱尊,是體天命以立極者,聖人言足為經,如典謨訓誥之類,是闡天命以垂訓者,此二者,亦畏以天命耳,作文作三項看,方是三畏。
  小人不知全是氣拘物蔽,不知天命之重,故縱欲滅理,而無戒慎恐懼之心,其狎大人,侮聖言,皆由于此,狎不尊,侮不信,反畏字意看,便是君子以畏而成聖,小人以不畏而成愚,人品之分,其以是與。
  另,錢穆《論語新解》白話試譯:
  先生說:君子有三項敬畏,一敬畏天命(天命在人事之外,非人事所能支配),一敬畏在高位的人(臨眾人之上,為眾人禍福所繫,非我力能左右),一敬畏聖人之言(其言義旨深遠,非我知力能及),小人不知有天命而不畏了,對大人只求親狎(因慣見而輕視之),對聖人言多加戲侮。
以上是針對論語部分收錄朱熹,錢穆白話譯文及許獬四書闡旨合喙鳴的解釋,以了解題目,以下則為許獬此文為會試第一場為萬曆辛丑科天下第一,啼聲初鳴,頷聯擅場之文。
萬曆辛丑科禮部會試第一場
四書:
第一題題目:畏聖人之言
君子嚴聖訓於心,知所畏者也甚矣。(破題)
聖人之言,至言也!君子有心於師聖,而於其言也,詎敢忽諸?(承題)
且士生千百世之後,而欲希蹤千百世之前,則非言無由尋,而非畏無由入。故誦法聖人者,非徒以窮理,亦藉以操心也。(起講)
吾得之君子焉:君子畏天命矣、畏大人矣!至若聖人:
視聽明威,不及上帝之有赫,而天命之性與脩道之教,原無精粗。
規恢制作,不盡如大人之遭時,而見之實事與托之空言,亦無顯晦。
  君子曰聖人往矣!而其緒言未絕,則亙千古而若新。
即聖言亦無奇耳!而其奧義無窮,則終身由而不盡。
暗室屋漏之事,有人所未及知,而聖人言善言惡,已若揭肺腑而示之早。則對聖言猶對神明也,蓋情偽微曖莫能遁矣,而吾烏得不畏?
  惠迪從逆之■,有我所未及為,而聖人言吉言凶,已若嚴斧鉞而待之先。則對聖言猶對蓍龜也,蓋成敗禍福莫能逃矣,而吾烏得不畏?
  動而觀、靜而玩,何時不披瀝?然茍非澄神凝虛、極其齋以莊焉,不敢妄披瀝也。吾生平所學何學,而可使幾微之成虧乎?
  擬而言、議而動,何時不修證?然茍非周規折矩,極其符以協焉,不敢妄修證也。吾日用所事何事,而可使毫髮之成爽乎?
  蓋聖人為覺世而有言,則其言不得不凜;故既以微詞而動之,復以危詞而惕之,而談吐罔非箴銘。
  君子欲因言而見聖,則其意不得不虔;故既以實心而體之,復以虛心而承之,而旦夕罔非冰競。
  此一畏也,雖天命大人不竦息於此矣,然非知言如君子,安能有此畏乎?(收結)
  筆者試釋:
君子認真嚴謹畏懼害怕的把聖人的訓示謹記在心,就是知道其所必敬畏的部分有很多。(破題)
  聖人的言論就是至高無上之言論,做為君子者有用心在於向聖人學習,聖人所言的道理,怎麼能敢輕忽呢?(承題)
尚且人生於聖人之千百世之後,又想要達到千百世的時候的狀態,如沒有從聖人留下的典謨學問,是沒辦法去找尋出方向的,如沒有從敬畏聖人的意義,是沒辦法進而引之入聖門,是故,如想誦法聖人,不是只在學問義理中之讚研,而應是把聖人的訓示放在心中,因畏懼戒慎而可成聖。(承題)
如是則有可能成為君子,君子非常畏懼天命,君子非常敬畏大人之言,至於如何敬畏聖人,而對於聖人者:
以尚書的天視自我明視天聽自我明聽的態度,雖不及詩經中的皇矣上帝臨下有赫般於洞察凡間慧目明亮,然而如中庸所指天命之謂性與修道之謂道,在本質上本來就沒有傳習錄所稱道無精粗,即無所謂大小之差別,以漢揚雄雄壯般想談規制恢宏的決心去完成萬載之策,不盡如居高之人能遇到好時機去發揮,然而可看到呈現出事實與徒於空言放論,也無所謂進仕或退隱中之差別。
君子說聖人雖然已經離我們很久遠,然而他已發而未盡的言論仍未成為絕響,從古至今不曾改變而且如同剛才囑咐叮嚀在耳,也是聖人的言論也無所謂新奇或奇特,然而他奧妙的經義,微言大義發抒卻無邊無窮,從小至老能夠運用及受用而無窮盡。
亦如詩經在對君子的要求無非戒懼慎獨不愧屋漏等事,此等事人們如未能及早知曉,然而聖人在經典中早已預知善惡之差別,在典藉上如闡天命之垂訓如同掏心掏肺等般的預示及告誡,故對於聖人所言之敬畏如同高山仰止般如奉之如神明般,故真情虛偽幽隱等在經典前無所遁形,如此,我等還能不敬畏之,亦如尚書大禹謨中所言的順應善道則吉,從惡反道則凶,有些事我等尚未直接破觸,然而聖人在簡冊中早已預告吉凶之後果,如嚴格般持斧鉞,凜然大義的將吉凶後果記在簡冊之先,故對於聖人所言之敬畏如同古人卜筮易經占卜般將天意凶吉以卦象示後,故是非成敗吉凶禍福等之皆無法脫離此範圍,如此,我等還能不敬畏嗎?
故處世在動靜觀玩之間,保持臨事坦誠相示,然而心境非如道家修道般清虛無慮,儘其最大程度的齋戒莊重,不敢隨便妄稱坦誠相示,我這一生所學是何學?而能使隱約未動卻甚重要之處中見損盈成虧的道理?
故行事在擬議言動之間,保持修持路上求證,然而行為非如行禮時的步趨合乎規矩,儘其最大程度的符合協合,不敢隨便妄稱要修持求證,我平日所專注的是何事?而能一亳一末的細節處得出明白未昧的道理?
聖人為了啟發世道而立有言論,然則後世面對聖人之言不得不去敬畏,是故既然用微言大義去觸發改變,再加以警世的詞語令聽聞者警愒,其談吐之間無非都是規戒之言詞,君子因為敬畏聖人的言詞而想追隨朝聖,然則心念意志更要虔敬,是故既然以認真的態度去體會,再加上虛心去承擔負責,其在旦夕之間無非都是保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態度。
如此保持此一畏聖人言語,雖然畏天命畏大人不會因而恐懼屏息,然而如果不是有能夠知曉聖人言又能做到修身誠己,存心養性的君子,又那有可能會去敬畏呢(不敬畏則愚如小人)?(全文完)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