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以史為鑑,美國能給台灣什麼保證?

發布日期:
作者: 羅德水/烈嶼鄉民。
點閱率:2,043
字型大小:

繼西班牙發生傷亡慘重的大爆炸之後,近期陸續傳出有外籍人士在伊拉克遭民兵綁架甚至慘遭斬首的消息,不僅歐美各國人心惶惶,連亞洲的中日韓也無一倖免,由此看來,儘管海珊政權垮台已屆滿一週年,不過,美帝國主義在伊拉克的災難似乎才要開始。

毫無疑問地,布希政府今日的困境當然是自找的,問題是,它給了台灣什麼樣的啟示?還記得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各國對於恐怖份子無不加以譴責,做為所謂美國親密盟邦的台灣(台北的要員一向如此宣稱),當然不能兀自缺席,事件發生後,台灣的大小官員不只同聲譴責,更下令降半旗兩天以表哀悼於萬一,甚至不惜冒著得罪阿拉伯世界的風險,連「選邊說」都出籠了,一副只要美國願意,台北恨不得即刻出兵助戰,協助美國老大哥早日揪出元兇的模樣。

無可諱言地,長期以來台北與華盛頓之間存在著極不對等的關係,作為一個言必稱主權獨立的國家,更多時候,台灣似乎更像是美國的一個州。也因此「九一一」後多數台灣政客與媒體的反應一點也不令人意外,猶記八○年代,美國公然攻擊利比亞時,台灣媒體最常見的報導就是美國「制裁」利比亞,九○年代有如現代版八國聯軍的波灣戰爭,更曾經被我們譽為是「正義的伸張」,殊不知「制裁」背後真正的原因是格達費不買美國人的帳,而「伸張正義」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為了分散油源。

相較於美帝在911之後的氣急敗壞,在阿拉伯人眼中,911其實源於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源於美國近乎一面倒的力挺以色列,更別提布希政府欲除之而後快的奧薩瑪,正是二十年前美國人一手扶持的所謂自由鬥士,而被美帝塑造成世界公敵的伊拉克總統海珊,在兩伊戰爭時則是美國眼中的親密盟邦,如今被視為恐怖份子大本營的阿富汗,在冷戰時期更是美國防止共產主義擴張的重要防線,這樣看來,所謂的民主與極權,捍衛人權與恐怖主義似乎都只在一線之間,甚至存乎美國一心。

讓我們想想,有什麼人願意成為天生的恐怖份子?所謂的恐怖份子往往是弱勢民族的代名詞,恐怖攻擊往往只是弱勢民族在強權即公理的國際社會中,爭取些許合理生存空間的最後手段,相較於「九一一」的悲劇,阿拉伯世界或許認為,長期以來自命為世界警察,卻在各國大搞暗殺政變的美國政府,才是地球上最大的恐怖組織。誤以為民氣可用的布希,若天真地認為軍事行動就能終結恐怖主義,不僅高估了美國的軍力,也嚴重低估了阿拉伯世界長期以來的反美情緒,只消看看,「九一一」後巴勒斯坦孩童歡欣鼓舞的景象,就可明白縱然美國已順利殲滅奧薩瑪,美國終將要面對更多的奧薩瑪及其追隨者。

好些年了,全球化與台灣主體論的論調響徹雲霄,然而,全球化總有個立基點,全球化不等於去主體化,更不是美國化。作為一個高喊主體論,又自詡為全球化的台灣,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於我們何異?虔誠的穆斯林與基督徒於我們何異?無辜的阿富汗與伊拉克人民與喪生於恐怖攻擊的美國人於我們又有何異?

或許在所謂北京的壓力下,台灣真的需要美國奧援,問題是美國真能給台灣什麼樣的保證?那些還在幻想美國將支援台灣對抗中國,甚至是協助台灣同中國永久分離的所謂台灣主體論者,似乎也該回頭看看,在美台尚有軍事同盟關係的五、六○年代,美國帝國主義是如何處理歷次台海危機的?

作為一個帝國主義者,美國向來都只有利己的外交政策,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也向來不惜犧牲所謂盟國的利益。在國共戰事大致底定又未成最後定局的1949年8月,華府原本選擇以發表「白皮書」的方式作為企圖與中共修好的風向球,最後卻在北京倒向莫斯科以後宣告失敗,因此在1950年6月韓戰爆發之後,美國對台北的態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不但宣佈「台海中立化」,甚至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資助下成立「西方企業公司」(West Enterprise Co.),藉以支持台北方面以金門作為前進基地的軍事突擊行動,其目的不外是藉由此種騷擾性質的突襲以紓解美國在朝鮮戰場的壓力,事實上,美方為了打贏韓戰,甚至也大力支援在中國西南邊境的「滇緬邊區反共救國軍」對雲南的軍事行動。

無庸置疑地,美國關心的絕對不是台灣的安全,它所在意的是,台灣是否將為中共所奪取,並且用以作為威脅美國利益的基地。所以即便是美國對台北進行軍經援助,也絕不表示他們也將協助台北進行軍事反攻。美國當然希望可以在中國大陸的東南沿海進行騷擾破壞,使北京首尾不能兼顧,但是卻不希望因而與北京同時在朝鮮戰場與東南沿海同時發生戰爭,陷入兩面作戰的困境。正是基於這樣的戰略需求,加上台北與北京的敵對立場又恰好可以完成美國的戰略考量,於是美國便透過「中央情報局」成立的「西方企業公司」執行此一政策,而金門在地緣上的條件自然成為執行此項政策的絕佳場所。也因此當台北在1950年初有意自金門撤兵以全力防守台灣時,美軍當局的力勸堅守自然也就不會令人覺得意外了。

至此,美國在韓戰期間支持台北堅守金門的目的就再清楚不過了。華盛頓要求台北堅守金門的真正目的,顯然不在於這些小島對於防衛台灣安全有什麼決定性的影響,或者是真的相信這些島嶼有助於台北進行連美國都反對的軍事反攻,相反地,恐怕是金門緊鄰大陸的地理位置吸引了美國,美方顯然想要利用金門這樣的地緣特性,作為騷擾中共,使其備多力分無法集中全力於朝鮮半島,從而減輕美方的壓力,甚至因而可以讓美軍獲勝。

然而,此種大力支持台北固守金門的態度,卻在韓戰結束與第一次台海危機爆發之後,產生了根本的改變。美國的改變並不令人覺得意外,主要的原因就是,韓戰結束之後,華府透過以金門作為基地的突襲,以獲取中共情報的動機已經大幅降低,不但如此,在第一次台海危機爆發之後,美國似乎發現,原來作為突擊基地的金門,此時卻很可能遭致解放軍的進攻,從而使台海危機進一步擴大,甚至將美國捲入其中,危及其國家利益。因此美國政府內部在討論「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範圍時,艾森豪即認為,如明確承諾協防外島,將會是台北誤判形勢而升高攻擊大陸的可能性,更何況所謂的外島事實上包括一些根本無法防衛的小島,若連這些突出的岩石都在美國的防衛範圍之內,更將加深美國被捲入台海危機的可能。這也就是說,美國認為,金馬外島與台灣澎湖的法律地位不同,金門馬祖一向是由中國大陸的政權統治,台灣澎湖則是日本在對日和約中加以放棄的,因此,可以為防衛台灣而戰,卻不能為金馬喪失美國青年的生命。

要避免被捲入因金馬外島而起的戰爭,最為直接有效的做法莫過於要求台北棄守這些小島,因此,當台北在美國第七艦隊掩護下於1955年2月下旬自大陳撤退以後,美國政府隨即於4月下旬派遣主管遠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羅伯遜(Walter Robertson)來台,力勸蔣介石自金馬外島撤軍,並以保證不會承認北京、阻止北京進入聯合國、繼續以台北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作為交換條件,但是,由於蔣介石堅持金馬外島攸關台灣安全,一旦自外島撤軍後,將引發進一步之壓力,最後可能導致台灣被託管,蔣介石並且明確指出,無論有無美國的支持,他都要全力防衛金馬,因此美國要求台北棄守金門的企圖並沒有實現,於是轉而希望可以在「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排除美國對金馬外島的協防承諾。

到底中美協防的範圍是否包括了金門與馬祖?「防禦條約」第五條中規定,「每一締約國承認對在西太平洋區域內任一締約國領土上之武裝攻擊,即將危及其本身之和平與安全,玆並宣告將依其憲法程序採取行動,以對付此共同危險。」第六條則進一步對上述的「領土」範圍做了限定,「所有『領土』等詞,就中華民國而言,應指台灣與澎湖(the terms 『territorial』 and 『territorial』 shall mean in respec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and the Pescadores);就美利堅合眾國而言,應指西太平洋區域內在其管轄下之各島嶼領土。第二條及第五條之規定,並將適用於經共同協議所決定之其他領土。」

因此,依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金馬外島是否在協防範圍之內是有爭議的。雖然該約第六條中規定,「第二條及第五條之規定,並將適用於經共同協議所決定之其他領土。」但是,美方顯然不準備與台北討論金馬外島的定位,當然也就沒有所謂的「共同協議」了,準此,金門與馬祖等外島並不在協防領土的範圍之內。所以當中共於1955年1月猛烈攻擊大陳列島並奪佔一江山時,美國的態度依然未曾改變,從艾森豪對國會提出的咨文可以清楚得知美國對協防金馬等外島的態度,艾森豪指出,「美國及友好的中華民國政府以及實際上所有的自由國家有一個共同的利益,這就是台灣及澎湖不應淪入侵略的共黨部隊之控制。:::再者,去年12月,美國政府與中華民國已締結一個共同防禦條約,包括了台灣與鄰近的澎湖在內,:::在1954年9月,中共開始了對金門的猛烈砲轟,:::我沒有建議說美國將擴大其防禦的義務,至越乎台灣澎湖以外,此已由刻待批准的條約加以規定。」而國會在第一次台海危機發生時所通過的「台灣決議案」(Resolution on the Defense of Formosa),亦僅授權美國總統,「於其認為必要時,得使用美國武裝部隊專事確保台灣與澎湖列島,以防武裝攻擊。」準此,美國沒有將金門與馬祖列入共同防禦條約的範圍內是極為清楚的,亦即,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字,雖然證明了美國協防台澎的決心,但並不意味著美國有義務協防金門與馬祖等外島。不只如此,從美國參議院在「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通過時所做的解釋,「締約任何一方自中華民國控制下的領土採取軍事行動需獲雙方一致同意」,我們甚至可以說,「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雖然使美軍協防台灣,但是也進一步限制了台北以金馬外島作為進攻的基地,杜勒斯就曾經在參議院發表聲明,表示如果台北要對大陸採取軍事行動,必須事先取得美國之同意。

所以,美國表面上雖然對台北的運補作業進行護航,實際上卻將護航軍艦「停在比十二海浬還遠的海上」,八二三砲戰期間負責烈嶼(小金門)防務的郝柏村更是毫不諱言地在其日記中表示,「如果從政治目的說,則護航的成敗,現還不能說,自美艦實施護航以來,就軍事上意義說,實在是很可笑的一件事,除了招來大規模砲擊,其運捕的成效是微不足道的」,而指揮護航作業的第七艦隊司令海軍中將畢克萊(RolandWallace Beakley)更是再三囑咐美軍艦隊不要與解放軍衝突,「因為他們所引起的砲聲,全世界也許連聯合國大會的議場都聽得到」,尤又進者,當「解放軍砲擊開始後,美國軍艦根本不管什麼國民黨軍艦,急忙退到料羅灣以南五-十二海浬,徘徊觀望,始終未發一炮。」美國此種所謂對金門運補加以護航的軟弱態度,是中美台三方都極為清楚的事實。北京指揮八二三炮戰的葉飛回憶說,「當時我在廈門雲頂岩前線指揮所裡,還準備應付美艦向我軍開火呢,當從望遠鏡裡看到美艦在我猛烈炮火之下溜走的情形時,真感意外」;台北的戰地記者劉毅夫則更為不滿的指出,「我站在旗艦姚道義支隊長身旁,悲慘的看著我四艘孤立無助的運補艦挨砲,再用無可形容的眼睛回頭看美國兵艦,他們好像根本無動於衷,他們好像奉的命令就是來金門參觀,而美其名曰『護航』,哎!狗臭屁的護航啊!」而根據代表中共參與「中美大使級會談」的王炳南回憶美方的談話則指出,「你們宣佈的十二海浬的領海,我們是不會承認的,但我們的軍艦也絕不會進入什麼十二海浬。」華府避免與北京發生直接衝突的心態至為明顯。事實上,護航甚至有可能只是美國一種不得不採取的策略,以回應台北強烈要求美軍轟炸大陸以為報復的替代措施,因為如果不護航的話,台北為了防止外島補給線因砲擊而中斷,極有可能對大陸進行轟炸,如此一來,美國捲入台海危機的程度將大大提高。所以如果單僅護航而不需要轟炸就可以突破北京對外島的封鎖,顯然是犧牲最少又最符合美國自身利益的做法。

然而僅僅如此,美國顯然仍不放心,深怕因此捲入中國內戰,而直接與北京為敵,為了一勞永逸解決所謂台灣問題,達成使台海分裂定型化的根本目的,美國所再三企盼的就是取得台北不發動軍事反攻的承諾,終於在八二三炮戰逐漸接近尾聲時,藉由中美聯合公報的簽訂獲得台北方面的承諾。1958年10月21日,美國務卿杜勒斯飛抵台北,杜勒斯來台的目的十分明顯,他希望台北向美國做出不以武力攻擊大陸的承諾。經過雙方的折衝於23日下午發表「中美聯合公報」,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公報的第六項,「中華民國政府認為恢復大陸人民之自由乃其神聖使命,並相信此一使命之基礎,建立在中國人民之人心,而達成此一使命之主要途徑,為實行孫中山先生之三民主義,而非憑藉武力。」其中「非憑藉武力」一語,被懷疑為台北是否已經在美國的壓力下放棄了以軍事反攻大陸的可能,其實,「非憑藉武力」一語的英文版是「不使用武力」(not the use of force),更增加了此種懷疑的可能性。因此,當聯合公報發表以後,艾森豪對此一結果甚感滿意,並認為蔣介石同意放棄武力反攻既符合台北的利益也符合美國的利益。事實上,得到台北對不使用武力的承諾,可以說正是美國介入第二次台海危機的最大收穫。而且,限制台北對大陸進行軍事反攻在二次台海危機結束之後仍然是美國對兩岸政策的主軸,據北京長期參與中美會談的王炳南表示,當1962年台北有意利用大陸內外問題頻仍發動反攻時,正在華沙舉行大使級會談的中美二國,態度竟然是一致反對,當王炳南警告說,「我可以斷定,蔣介石竄犯大陸之日,就是中國人民解放台灣之時」,美國代表的回答竟然是,「如果蔣介石要行動,我們兩家聯合起來制止他。」

以史為鑑,我們不難發現,就連在美台仍有軍事同盟關係的一九五○年代,在面對北京的恫嚇時,美國都還顯得猶豫遲疑,更遑論中美關係早已正常化而北京國力日盛的今天。話說回來,有求於美國者何止於台灣?南韓迄今仍有大批美軍駐紮,漢城對美國的貿易依存也絕不亞於台北,南韓民間卻普遍有著濃厚的反美氛圍,又如同樣是行資本主義卻提倡「亞洲價值」的馬來西亞,再如島國新加坡者,也不致像台北一樣卑躬屈膝。

只是不知道長期以來希望獲得合理生存空間的台灣朝野,在交相討好英美帝國主義,指責恐怖攻擊之後,對於與台灣一樣弱勢無助的巴勒斯坦人,甚至是那些淪為戰爭祭品的阿富汗與伊拉克難民,何時才能寄予些許同情的想像與祝福?而台灣這樣傾全力挺美,到頭來又能換來美國什麼樣的保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