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將興學,厚植薪傳,一頁金門教育詩篇
《野玫塊,1957》是一部以二戰為背景的西德片,敘述匈牙利孤兒逃難到奧地利,參加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故事;《愛的教育》(1961)是一部以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 ,1846-1908)同名作品,由夏丏尊翻譯,改編為中國式黑白電影;《魯冰花》(鍾肇政完成於1960,第一部獲得發表長篇小說),由吳念真編劇,1989解嚴前才推出上映。隱喻民國50年代台灣農村學校教育僵化,學習成長的艱澀之本土劇。前兩部影片發行於50年代,《魯冰花》雖推遲發片,但原著背景恰好也是50年代。三部影片都刻劃戰亂時代學校教育動盪不安,演繹親師生相濡以沫,休戚與共動人情節。國際上正處於二戰結束,冷戰方殷,兩岸陷入金門古寧頭大捷至八二三炮戰及其後大小戰役之際,冷戰氣氛擴散到金門島,成了兩岸衝突的殺戮戰場。金門人或流往大陸,或逐海飄盪,落番到南洋,或搶灘「開口笑」奔向福爾摩沙。敘利亞、阿富汗,或最近的烏克蘭逃難潮,離亂人間,蒼惶避險畫面,金門鄉親更為坎坷的經歷過。這些影片背景情境,恰好扣緊金門人的傷痛。在尋求金門教育創生的歷程上,掀起一頁嘔心瀝血,波瀾壯闊的詩篇!
每當路過開瑄,思古幽情於「怡穀堂」,瞻仰蔡氏宗祠,總會緬懷前人在此篳路藍縷,為教育子孫創校興學所投下的心力,滴著辛酸血淚。金門許多學校就像開瑄一樣,從窮鄉僻壤草創,到奇花異卉滿園盛開,總是經歷過這種簡陋起家,艱苦磨難,慘澹經營。尤其前有日軍侵門踏戶,後又歷經戰爭洗禮,烽火紋身,島嶼經濟殘破,戰地管制,宰制人民行動,壓制創新思潮,在此內憂外患下,興辦教育非急切要務,主導之中央政府鞭長莫及,地方政府無力為繼,鄉民自力救濟,於是校園零落殘破,教室借用宗廟或民宅,學生課桌椅七拼八湊,與影片中借用城堡、教堂場景一樣,校舍時開時關無定所,師生克難教學,最是患難見真情。
當國軍轉進金門,忙於作戰部署,禦敵殲匪,固守陣地,戰區經營,哪顧得了文教?建校興學本非軍事要務,只能是「路邊花」(魯冰花)的虛應故事。直到1949胡璉將軍率部進駐金門,主導軍政,才出現重大轉機。尤其柏村、多年、安瀾、開瑄、述美、卓環、愛華等七所以將軍為名,如此密集蕞爾小島,用資感念將軍建校興學功績,這是中華民國教育史上唯一僅有,冷戰後舉世罕見的「活史證」。
胡璉將軍,字伯玉(1907-1977),兩任金門防衛司令官:第一任期(民國38-43)兼福建省政府主席(民國38-44),率部贏得「古寧頭大捷」。38年胡璉將軍提出「『人人納入組織,個個都能戰鬥』,促使全島軍民,加強戰備,建設金門」為重點。第二任期(民國46-47),帶領軍民締造「八二三砲戰勝利」,劉安祺司令官(1903-1995)中途接任延續胡璉,以「精兵、簡政、厚生、宏教」為重點。前後長達8年,抗共保台,穩定兩岸。任期內軍政一體,但八二三砲戰後,加強政教,將軍興學多集中於第二任期。尤其在劉安祺接任司令官時,延續胡璉推動教育,陸續完成「金門中學復校及設立國校26所」(《金門縣志》,2007版)。在抗敵應戰至戰地政務時期,金門缺糧、缺餉、缺建材物料、缺建造人力境況下,僅能仰賴軍艦補給,駐軍挹注資源,兵工替代建造。建材物料多用於防禦工事,或混合剩餘者,才有辦法支援戰地各項建造。因此,幾乎各級校園總有一些角落建物,是當年駐守官兵「土法應戰」打造的。在當時民窮財盡之際,能有駐軍協助打造,就是「幸運又幸福」了。
在烽火連天,家破人亡,命在旦夕的歲月,有哪些上將軍專注戰事攻防,還能兼顧文教創生?胡璉將軍究竟是怎樣的人物?從軍政角度,或觀察家,或非金門人來論斷,失之嚴苛。側寫胡璉,面貌各異,唯不見感性;若從身歷其境金門人,從推動教育向度探究,他是朱熹(1130-1200)加陳淵的綜合體,讓人感動又感恩的「活菩薩」、「恩主公」。胡璉將軍8年任內,把缺水、缺糧、缺路、缺樹的金門,保住了,穩下來,變成了現在最幸福的島嶼,身臨險境金門人,視他如「活菩薩」;往生後,海葬金門,彷彿陳淵附身,敬愛他為「恩主公」。宋代大儒朱熹任「同安主簿」,渡海來金,設書院,興學教化,啟蒙粗鄙,開浯文風。朱夫子是古人,一般金門人摸不著。胡璉不如朱熹,並不講學,但當他親自與部屬扛石頭蓋學校建物,到簡陋不堪學校視察,指示所屬,為地方興建新校舍,拉拔每個角落學童受教化,卻讓金門人感受到了,身心溫暖了!
戰場上,豪勇善戰名將。日本人不敢直攖其鋒;毛澤東稱他「狡如狐,猛如虎」;張友驊先生封他為《刀鋒戰將》(暖暖書屋,2021)。
是「儒將」,允文允武,帶兵帶心,胸懷韜略。「他一生只做了兩件事:一是打仗,二是讀書」(胡之光,2005張建騰);8年「駐越南大使」(1964-1972),外交涉險最前線;1974年以68歲高齡進入臺灣大學歷史系研究所附讀,研究宋史和現代史;著作《泛述古寧頭之戰》、《金門憶舊》、《出使越南記》等書。
身負國仇家恨,被迫離鄉背井,率領雜牌軍撤離大陸,退守金門,卻被高層視為陣前抗命的「驕兵悍將、難以駕馭」,為了經營戰區加上開始戰地政務實驗,軍政一把抓,不滿的金門人叫他「金門王」,暗地裡喚作「土皇帝」。然而在那艱難困苦的年代,一切有限資源都消耗在拚死作戰,守護金門,還能「植樹造林、開闢道路,興修水利,開發農村經濟、創建酒廠、興辦學校,建設金門,使金門成為地下堡壘,奠定了當今海上公園的基石」(董群廉,2003)。如果不是胡璉,還有誰能在風雨飄搖的1949保住中華民國這一寸土地、這一塊「金字招牌」?如果不是胡璉,還有哪一位將領,在戰區還能為地方興建學校,推動教育?時勢造英雄,胡璉與金門繫在一起,是緣結,命運巧安排!
金門人忘不了他,在塔山水葬處建了「將軍亭」,在莒光湖畔建了「紀念亭」,在伯玉路豎銅像、蓋「無愧亭」,古寧頭戰場建了「紀念館」,最近還有人倡議訂定「金門胡璉日」(李福井,2021),永遠崇敬他。
如果說宋代大學問家朱熹是締造金門「文教鼎盛,薪火相傳」,成就「海濱鄒魯」美譽之教育先師,筆者推崇胡璉將軍是推動金門現代文教的「人設地標」,普及民智的「曾國藩」。曾國藩是一個文人,處於日益沒落的清末王期,外侮內亂的險惡形勢下,卻「時勢造英雄」般被簇擁為統帥。他無法改造清王朝衰敗命運,但在自己的範圍內,不專權,不迷戀個人權力,實現民主管理,任人唯賢,把權力分配給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重視教育,獎勵提拔優秀人才。綜觀中華民國政府1949痛失《大江大海》(龍應台,2015),播遷台澎金馬,呈現退守困局,73年來,反攻未竟,中興無望,已是偏安之命。胡璉將軍從抗日、剿共,再轉進金門,在冷戰時期間艱此百忍,領導金門軍民團結禦敵,穩住局勢。最難得的是,「不專權,不迷戀個人權力」,「毀譽榮辱,毫不膽顧」(胡之光),還能整合中央與地方,統整軍政資源,「練兵練心、愛民如子、矢志精忠,仁者無敵」(胡之光)。經營戰區,掃除文盲,鼓勵農村婦女從家庭解放,投入學習,普及國民教育,奠定中學基礎,疏遷青年學子安插台灣學校寄讀,為後冷戰時期,保存金門元氣、厚生實力,又造就大批菁英人才沉潛於後方,蔚然開創金門源源不絕生機。
本文所引用之胡璉將軍與金門文教史實,均根據《金門縣志》(金門縣政府,民國96年續修版)暨參考私家論說或約略改寫。為彰顯胡璉將軍興辦金門文教重要貢獻,故時間軸斷定於民國38-47年期間,胡璉將軍駐守金門及執行戰地政務之相關史料,探究其對金門教育發展之貢獻。
胡璉率部眾勇猛克敵制勝,為鞏固陣地,軍管壓制全島。「行政公署」時期,統籌軍民所有資源,調度一切支援戰備,控管百姓行動,重軍輕政,並不重視教育。防衛部司令官兼省主席時期,角色雙重,但大權在握,軍政稍作配比,慢慢轉移處理戰地政務,「衛」「管」之餘,重「養」輕「教」。民國40-42年,防衛部主導「衛」與「管」,省政府負責「養」與「教」。民國42年恢復縣政府,才同時兼顧「養」與「教」。民國45年開始實施戰地政務,胡璉將軍更能調配資源,關注戰區軍民教育狀況及協助解決問題。「戰地政務」法規,透過「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執行實驗,落實軍政一元,胡璉將軍擁有更多資源,更用心推動地方文教。第一任期雖掌控一切,但軍民出現衝突,指揮存在落差,軍政分歧,地方傳出負面效應與不滿情緒,他發現軍民素質水平不佳,地方教育破落,需要推動教育才能解決整體問題。第二任期於八二三砲戰後,啟動教育計畫。這時期關注「養」與「教」。但胡璉將軍功在金門,以他儒將風範,並不能侷限於推動教育一環,而應放大到管,養,衛等大戰略,而以文教為軸心來觀察及闡述。「管,養,衛」也要「教」。就文教而言,包括怒潮學校,文化講座之創辦,將軍助民興建校舍,後續各軍層級在此溢出效應,紛紛效尤。從教育現場,幾乎各級校園裡總有些角落,留著駐軍協助打造的痕跡,奉派軍官補充教師員額不足,協助學校修繕、彩繪、清掃,參與活動,校長與部隊長官交往密切,逢年過節都能禮尚往來,見證「軍民一家」的佳話。戰地政務時期,自胡璉將軍以下,既是金門文教開創者,前無古人;但為戰備整軍之需,對文教與民俗生活造成破壞,也侷限了文教的創新發展。
當時教育行政機構歸縣政府第一科,後改為「行政公署」第二科(民國38年因戰事廢縣政府改置行政公署);42年恢復縣制,改為「文教科」;45-58年改隸「金門政務委員會-文教科」(政委會與縣政府合署作業)。胡璉將軍兩任期恰好落在此階段,行政公署、政委會與縣政體制之更迭與交互運作,恭逢其盛,鑿痕身影,垂手可及。
然而行政體制更替,軍政分歧,階層扞格,導致不滿。政委會與縣政府,有些行政職能重疊,官僚間出現磨合問題。推動地方文教,資源分配不均,人事態度不積極。第二任期胡璉「軍政統合」,在他指揮下,調度軍方協助百姓,處理軍民衝突,嚴格約束軍方,善待百姓。統籌戰備資源,協助防區駐軍附近破落學校,建造新校舍;支援軍中人力,協助缺教員之學校教學。所以第二任期爆發八二三砲戰前後,統合文教機構,親自督促,鼓勵駐軍指揮官,充分授權,興辦教育。
金門建立現代化教育體系,始於民國39年代。「由當地駐軍及海外僑胞募款籌設「私立金東初級中學」,次年與金中(創辦於36-37年後浦西門外)合併為「省立金門中學」。由私立升格為省立,與胡璉將軍兼任福建省政府主席、金門政委會主任委員息息相關。36年,政委會獲中央指示,「統籌辦理,施行義務教育,次第成立一村一校計畫,增建校舍,強迫學齡兒童入學」。金門全縣包括大嶝鄉計有「學校53所,教員115名,學生4757名」(《教育志》,頁54-74)。當時珠浦鎮(金城鎮)、沙尾鎮(金沙鎮)、烈嶼鄉各有一所中心小學,少部分是縣立或公立,約有26所為私立,之後再由政府統一接管改為縣立。初級中學在民國40-55年是附設在金門中學,技職教育尚未建置,在50年後才與國民中學陸續興辦。根據縣志記載,從41-48年間國民小學畢業生計有2070人(41年之前無統計資料)。
師資最缺,權宜之計,先遴派包括「怒潮學校」學生具有中學以上或師範背景之官兵充當校長或教員;後則就地取材,從40-42及45年,獲得教育部同意,在金門中學附設「簡易師資科」,招收初中畢業生就讀,畢業後派任國校教員。辦了四屆就喊停(43-44年中斷),培育133名,緩解國校師資不足窘境。接著又於民國49年起,在金門中學附設「特別師範科」,招收高中畢業生就讀,畢業後派任國小教員。至於初、高中師資,就軍職外調具大專院校背景,或金門師範院校保送生返鄉派任。此時師資問題大為改善。(胡璉任內辦「簡師科」,離開金門後才辦「特師科」)。
由於戰區百廢待舉,升學困難,福建省政府向教育部爭取,從民國44-56年,核准金門中學高中畢業生,學行成績最優前10名,免試保送升讀台省各大專院校。45年,又商洽台灣省教育廳,核准初中畢業生每年10名,免試升學台灣省立職業學校。如此解決部分升學問題,為金門培育高級人才與技職人力。鼓勵金門學子升讀軍事學校,始自民國41年,陸軍官校第25期首在金門招生,錄取177名。從43年起,由金門縣政府及救國團金門支隊部,輔導年輕學子從軍,或報考軍事學校。(《教育志》,頁121)。古寧頭大戰、八二三砲戰及多次戰役,金門人投入參戰,士氣高昂,與受胡璉將軍感召與鼓勵有關。(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