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少年犯罪問題從增強品德教育做起

發布日期:
作者: 羽毛。
點閱率:1,620
字型大小:

邇來,新北市某國中國三生爆發衝突,其中一名郭姓男同學拿出彈簧刀刺向另一名楊姓男同學,造成大量出血,經搶救但仍宣告不治,該案引起社會軒然大波,甚至加害者疑似混跡宮廟並加入幫派,過去性格偏激、逞凶鬥狠,曾有霸凌同學的紀錄,此次移送至少年法庭,還比YA拍照,絲毫不具悔意,毫無認錯與自省。
長年以來我國少子化嚴重,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我國青少年人口佔人口比從2017年14%下降至2021年11.96%,但青少年犯罪人口率卻從2017年1320.58(人/每10萬人口)上升至2021年1466.19(人/每10萬人口),5年內上升11%,其中以涉入「詐欺」案及「毒品」案為多,合計佔3成5,客觀數據顯見青少年人口不斷下降,但犯罪率卻持續上升,不禁想問在家長眼裡視如珍寶,又投注大量教育資源的青少年們,到底出了甚麼差錯?
為避免標籤化,少年事件處理法於108年6月19日修正公布,業於112年7月1日實施,將犯罪邊緣的曝險少年(12歲以上18歲未滿之人),從原先移送司法機關,改由少年輔導委員會輔導,即「行政輔導」先於「法律處罰」,甚至為保護青少年,我國對於未成年的犯罪紀錄在成年後會塗銷,也難怪有人說在台灣未成年犯法就是無敵,許多犯罪集團因此不斷吸收未成年成員,使其成為詐欺洗錢的車手或開槍恐嚇店家的槍手,成為頂罪的羔羊。
少年犯罪在媒體渲染之下變得殘酷無比,但演變至今很多都是從平時的「小惡」累積而來,少年相關法律重點是「教化」,個人認為問題不出在法律,而是體制,實為從上到下結構性的問題,實務上管理學生攜帶危險物品窒礙難行,曾發生教職人員因指正學生遭懲處,造成寒蟬效應,導致許多學校怯於法處理學生攜帶違禁品,若連罰站都是體罰,指正學生被扭曲為霸凌學生,教職人員不能糾正處罰學生形同被廢武功,最後可能變成該管卻不敢管。
尊重學生的權利很重要,但教育其實還包括「管教」,管者約束、教者訓誨,並在品行與道德上給予教導。洪蘭教授曾述:「若教育缺少了品格,書念再好也沒有用。」此控訴犀利卻又柔軟,不可否認的是,生活教育就是品格教育,甚至品德在禮記中明確敘述著,此為人之本、政之根、國之基。有道是:「不能為了讀聖經而偷蠟燭。」當教育和生活規範脫節,品格出現重大落差瑕疵時,花再多錢來美化都是徒勞無功的,因此品德教育必須從生活做起,尤其是品德無法速成,就像潤物細無聲,是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不能另闢蹊徑,卻也是解決少年問題的最佳藥方。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