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五虎山戶外教學心得

發布日期:
作者: 李玥龍/金門農工。
點閱率:438

學校為了配合軍訓課程的野外求生課程,而安排一年級的學生登五虎山,接受生態教育,認識金門豐富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而這一趟生態之旅是結合了軍事知能和野外求生的教學活動,當到五虎山時,因天氣不佳,所以大家只好穿著雨衣上山嘍!首先講師先說明五虎山的地理位置,他說,五虎山對面是美人山,而美人山前方種了兩株美人樹,美人樹開的花是黃偏點橘,花開時是滿滿的,樹幹長出刺刺的保護樹木,接著就介紹潺槁樹─潺槁樹耐乾旱,刻苦耐勞,非常適合金門的氣候,他說台灣很多人來金門採種,把它引到台灣,成效相當好,金門人又稱它為枯婆樹或番棵葉,講師還叫我們把潺槁樹葉子搓一搓聞一聞,聞起來還有橘子、芭樂的味道!接著介紹苦楝,他還強調金門人不喜歡苦楝,因為有句諺語─厝前不種桑樹,厝後不種苦楝,意謂家前不種桑樹是怕家裡有喪事,家後不種苦楝是怕後半輩子會很苦,都採諧音,接下去又介紹了朴樹,金門有句俗語─一朴二虹三埔姜四苦楝五藍仔榴無路用,講師還強調這是他們的童玩的玩具─陀螺,因為陀螺要使勁往地上丟,所以要選擇朴樹這種木質堅硬、紋理細緻的木材,隨後又介紹了兩面刺,講師找半天才找到,因為它躲在石頭下,仔細一瞧,葉子上真的長出一排刺刺的,講師說這種植物兩面皆刺,很多鳥都不敢站上去,也稱鳥不踏,金門人也叫它為七枝針,七是中國大陸的吉祥數字,七枝針是良好的藥草,最後到了山腳,講師又介紹了一種野外求生必備認識的植物(學名忘了)金門人稱之為草甘蔗,它在潮溼的地方很容易找到,野外求生時,若直接飲用山溪的水,可能會生病,如果剝開草甘蔗的表皮,吃莖的水分,就可以解渴,而講師也剝了表皮給我們品嘗品嘗,我也剝了一節吃看看,他還強調果子、花果都可吃的,但是要認識才可吃,不認識吃了可會中毒。

短短二節課,學了這些野外求生的課程,而且還請了專業的講師講解植物,不但認識前所未有的植物,等到真的有一天在野外,這些知識應該能派上用場吧!

金門處處都是寶,千萬別當做草,所以藉著這次的機會讓我們認識植物與生態,讓我們共同珍惜,維護金門島上的寶貴資源,也謝謝陳老師豐富的介紹。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