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與樂
苦代表滋味不好,人們大都不喜歡它;樂代表歡樂,人人都喜愛它。
苦不僅是食物嚐起來的味道感覺,也是一種心理的感受。俗話說「良藥苦口」,這意味著對治病有效的藥都是苦味的,雖然我們不喜歡它,但為了要治好病,只好接受它。苦也是意味著苦痛,心理上的苦痛也是一種苦的象徵。
樂是快樂、歡愉的情形與感受,所有的人都喜於接受樂的光臨,恨不得它時時刻刻都存在,永遠處在樂的氣氛中。
苦與樂其實是事物的兩面性,要得到樂,就必須先經歷苦的磨練。人生在世也一樣,有苦才有樂,任何事只要我們下定決心忍受一些痛苦,就有可能得到那甘美「樂」的果實。常聽大人說「要把吃苦當作吃補」,意思是說我們必須把吃苦當作吃補一樣。
有益身心來看待,不可自怨自艾,努力衝破難關後,樂一定會等著我們去享受。
我們學生也要從小吃些苦,無論在生活中或學業上,多吃一些苦,多一分努力,別人在玩樂時,我們認真讀書,得到好的成績後就自然會樂在心頭上。同時,生活上多吃一些苦,體驗苦一點的生活,如果以後遭遇苦的環境,就可以很快讓自己樂起來。
總之,有苦有樂的生活在相互交替下,才能讓我們的生命多采多姿,更能豐富我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