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鄉土金門情

發布日期:
作者: 寧中小五○一莊珞琪。
點閱率:280
字型大小:

在這座美麗的島嶼│金門,雖然人數少,但住在這裡的人真的很幸福。因為這裡環境優美,人們親切友善,也很好相處。
這裡曾經發生過一些戰爭,譬如歷史上有名的 「八二三砲戰」和「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發生在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共產黨並採行「單打雙停」(逢單日打砲,雙日不打砲)。古寧頭砲戰則發生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四日至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午。這兩個戰爭,雖然間隔將近十幾年,但所產生的悲劇震撼皆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我想,在發生戰爭的前一天,大家可能沒發覺戰爭即將來襲,但隔天砲彈聲一響,大家才知道戰爭來了,背著衣物,拔腿就跑進防空洞裡避難。假如我身處在當時,肯定會被嚇到不知所措。聽完這兩場戰爭的故事,我的身體都起雞皮疙瘩了!
現在我就來介紹金門的特色│風獅爺給大家認識吧!金門現有的風獅爺,外貌雖然大致雷同,不過造型卻不盡相同。風獅爺可分為雌雄兩種,雄性者大多手持令箭、帥印,多以葫蘆形的樣式含蓄表達對雄性生殖的崇拜;雌性者大多雙手扯住繡球彩帶,披垂而下,象徵母性柔美婉約。
金門的風獅爺是由石頭雕塑的,最早是由花崗石、青石所雕塑,直到近代才用泥瓦和磚瓦來雕塑。為了捕捉它的質感,特別用釀酒後的高粱稈燒成灰,加上一些氧化鐵和氧化錳做為釉灰,擦拭在上面,再送到瓦斯窯裡燒製,燒到約一一二五度時,這些釉灰會隨著高溫亂飛而附著在上面,故每一尊風獅爺燒起來的原來感覺都不太一樣。在燒完之後,覆上一層泥巴,這樣的釉又可稱之為高粱灰釉。
風獅爺的起源已不可考,約莫有兩、三百年的歷史,從明清時期延續到現在。自民國八十一年以後開始將風獅爺藝術化。風獅爺是明清時代的作品,它的作用在做為村民的心靈屏障,讓邪魔妖魅不敢接近。因為風獅爺是有法力的,所以村民要膜拜它,並為它披上披風。原來,做一座風獅爺,竟然要花費這麼大的工程,真是太費時費力了!
在金門土生土長的小孩,天真活潑又可愛,很討人喜歡,將來一定能夠出人頭地。如果以後我離開金門求學或是打拚工作,我一定不會忘記我的童年,和讓我充滿許多美好回憶的這座美麗的島嶼 。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