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比讀書更重要的事

發布日期:
作者: 寧中/楊達理。
點閱率:459

在升學主義的道路上,我們常為求得一個好學校,或者將來一個不錯的職業而勞心勞力。然而,我認為人生應有比讀書更重要的事-那就是「養心」與「養口」。
古人說:「言行相顧」,所以養心和養口的功課,是要合而為一,不能偏頗的。尤其以心為重,人的行為皆以良心為基準。若是心存正道,則行出來的都是好事,必定合乎正義。「思想是風,人是船」,只要思想無誤,人生的航道便光明坦蕩,所以心中要有謙遜—謙遜而能納人言,能敏於事,更能就有道而正焉。
養口之極在於禮。子曰:「非禮勿言」,又曰「時然後言」,可見禮節之重要。嘴巴是人與人交流溝通最直接的工具,如何將嘴皮安置是不難做到的。「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一言六月霜」,是很淺顯的道理。但是,好話的定義是什麼呢?它不是花言巧語,更不是阿諛諂媚之詞;規過勸善以及適時的讚美才是好話。而一切滋生是非、譁眾取寵的謠言,都該杜絕。俗話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若是自己心存仁愛,心存感激,心存謙遜,便能感受到自身的不足,而守本分、不造謠生事。如果心中狂妄自大、目中無人,便見不得別人的好處,用盡三寸不爛之舌、極盡三姑六婆之能事。然而豈不流於「言論放縱之輩」?所以崔瑗說:「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
心之於人,一如蒂之於果。人心一旦變壞,便如壞掉的果實,生於果樹卻對果樹沒有貢獻。合於禮節的言論,不違良心的衷心話,是比金玉更珍貴的禮物。在求學的旅程中,讀書固然重要,但是若有言行相顧的品德、謙遜的胸襟,以及謹慎的言詞,縱然不是做大官、做大事,也能頂天立地於世上,而俯仰無愧了。

回頁首